早於去年 5 月左右,網上已出現傳聞指,Sony 會推出比現有的 α7 II 系列更高階的 α9。結果一如傳聞所指,新一代的全片幅換鏡 DC 正是 α9 而不是「α7 III」,也暗示了新機的規格會比現有的 α7 II 系列要高。α7 II($12,390,淨機身)本身規格已不弱,α9 要做到「更高階」的定位,規格必然非常突出!新作最大賣點是,用上全球首款全片幅堆棧式(Stacked)CMOS 感光元件,雖然有效像素跟 α7 II 相同,維持在 2,420 萬像素,但有全新的 BIONZ X 處理器輔助,高速連拍達到非常驚人的每秒 20 張速度!另一重點是,拍攝過程中取景屏幕不會變黑,讓用家保持追蹤主體,確保焦點正確。
Sony α9 正面機身
對焦點覆蓋整個取景範圍
除此之外,α9 的自動對焦點增至前所未見的 693 個,覆蓋約 93% 的取景範圍,同時提供每秒 60 次的自動對焦及自動曝光計算檢測。簡單來說,只要主體不離開取景範圍,相機都能找到拍攝目標,用家要做的事只有按住快門鍵及握穩相機。暫存記憶方面,新機可連續拍攝最多約 241 張 RAW 相片,或約 362 張 JPEG 相片。簡單計算一下,以最高的 20fps 速度及 RAW 格式拍 100 米賽跑,不單可以拍足全程,還有 2 秒多的時間可以拍下冠軍選手在衝?後的慶祝花絮。
作為無反相機,α9 還標榜其全電子化快門,能提供無震動及靜音操作,且確保影像在高速快門之下,不會出現變形問題。此外,為了滿足運動拍攝的需求,α9 也加入雙 SD 記憶卡設計,支援 UHS-II 標準;又在機身上加上 LAN 插頭,方便高速傳送相片檔案。如有需要的話,相機也可加裝手柄,藉使用 2 枚電池,達到 950 張相片的續航力。
Sony α9 背面機身
新鏡加強達攝力
α9 支援 4K 拍片,又配備機身 5 軸防抖功能,提供等同 5 級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廠方又同時推出 FE 100-400mm F4.5-5.6 OSS G Master 鏡頭,為目前 FE 鏡頭之中焦距最長的型號,進一步加強 α9 的遠攝能力。α9 的售價為 4,500 美元(約 $35,100 港元),預計 5 月底上市;新鏡售價為 $2,500 美元(約 $19,500 港元),預計 7 月開售。
Spec
- 4,500 美元(約 $35,100 港元,淨機身)
- 感光元件:35.6 x 23.8mm CMOS
- 有效像素:2,420 萬
- 感光度:ISO 100-51200(可延伸至 50-204,800)
- 快門:30s - 1/8,000s(機械)、30-1/32,000s(電子)
- 快門同步速度:1/250s
- 連拍速度:20fps(電子快門),5fps(機械快門)
- 對焦點:693 點相位、25 點對比
- 影片攝錄影:最高 3,840 x 2,160 @25P
- 電子觀景器:0.5 吋 368 萬點
- 預覽屏幕:3 吋 TFT 觸控式屏幕
- 儲存媒體:SD 卡
- 無線傳輸:Wi-Fi、Bluetooth 4.1、NFC
- 電池:NP-FZ1000(約可拍攝 480 張相片)
- 重量:673g(連電池及記憶卡)
- 尺寸:126.9 x 95.6 x 63mm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