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 2025 將於六月上旬舉行,市場高度關注 iOS 19、iPadOS 19 及 macOS 16 等主要操作系統的革新。預料新版本將採納 visionOS 的設計風格,並深度整合 Apple Intelligence,為 iPhone、iPad 及 Mac 用戶帶來更智能及跨平台的無縫體驗。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Apple 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 2025 已確定於今年6月9日至13日(香港時間6月10日凌晨)舉行,並於首日在 Apple Park 舉辦特別實體活動,再次成為全球科技界矚目的焦點。回顧 WWDC 2024,Apple Intelligence 的橫空出世無疑是最大亮點,然而部分承諾的 AI 功能,特別是 Siri 的重大革新,其後續推出進度未如預期,甚至有傳聞指部分功能可能延至2026年,這使得今年大會上 Apple 能否交出實質成績單,備受業界和用戶的嚴格審視。
今年 WWDC 的核心預計將環繞三大主題:操作系統的重大設計革新、Apple Intelligence 的功能擴展與深化,以及 iPadOS 生產力的大幅提升。這一系列預期更新,不僅是 Apple 對其產品線的常規升級,更可能預示著公司在 AI 時代的戰略方向和彌補先前 AI 進度落後的決心。Apple 過去一年在 AI 領域的承諾與實際交付之間存在落差,讓競爭對手如 Google Gemini 和 ChatGPT 等迅速發展,因此 WWDC 2025 被視為 Apple 展示其 AI 實力、重拾用戶信任的關鍵時刻 。
與此同時,傳聞中 iOS、iPadOS 及 macOS 將迎來受 visionOS 設計語言啟發的統一視覺風格,這不僅是界面上的美化,更可能指向 Apple 對未來跨裝置互動體驗的長遠佈局,旨在打造更無縫、更具沉浸感的生態系統。對香港用戶而言,除了期待這些系統層面的升級,更關心的是新功能如何融入本地生活,例如 Siri 對廣東話的理解能否真正「貼地」、Apple Maps 在香港本地交通資訊上的完善程度。
預測範疇 (Prediction Category) |
主要內容 (Key Details) |
整體主題 (Overall Themes) |
AI 功能大幅增強、操作系統介面重新設計、提升跨平台一致性 |
iOS 19 |
visionOS 風格介面、Apple Intelligence 2.0 全面整合、Siri 重大升級、RCS 支援、AI 電池管理 |
iPadOS 19 |
與 iOS 19 同步設計與 AI 升級、更強多工處理 (Stage Manager 2.0)、Mac 化生產力工具 (如選單列) |
macOS 16 |
visionOS 風格介面、Apple Intelligence 深度整合、Siri 功能提升、與 iOS/iPadOS 更無縫協作 |
Apple Intelligence |
Siri 重大升級 (LLM Siri)、更強螢幕感知與個人化情境理解、寫作及圖像生成工具、第三方 AI 模型整合 |
watchOS 12 |
健康與健身功能增強、AI 個人指導潛力、可能借鑒 visionOS 設計 |
visionOS 3 |
Apple Intelligence 擴展、更多原生 App 及開發者 API、空間運算生態發展 |
tvOS 19 |
介面或有調整、遊戲與家庭娛樂體驗提升 |
硬體 (Hardware) |
可能性較低,但或有 Mac Pro 更新的「One More Thing」。分析師郭明錤預測 M5 MacBook Pro 及 iPad Pro 或於2025下半年推出,但未必在 WWDC 。 |
隨著 WWDC 2025 的臨近,關於 iOS 19 的傳聞甚囂塵上,預示著 iPhone 用戶體驗將迎來一次重大革新。從介面設計到 AI 功能的深度整合,iOS 19 被寄予厚望,有望成為近年來最具變革性的一次更新。
多方消息指出,iOS 19 將進行自 iOS 7 以來最大規模的視覺更新,其設計靈感主要來源於 Apple 的空間運算平台 visionOS 。這意味着 iPhone 的界面可能會引入更多「玻璃質感」(glassy aesthetic) 的元素,例如更通透的背景、更具層次感的選單,以及更圓潤化的 App 圖標設計 。根據 Jon Prosser 早前洩漏的渲染圖,新的 App 圖標可能變得更小,邊緣帶有反光效果,呈現出一種更接近圓形的視覺感受,甚至有評論認為其風格與部分 Android 系統的圖標相似 。
除了圖標,預計 iOS 19 還會帶來更流暢細膩的過場動畫,以及一個經過簡化、更直觀的用戶介面 。鎖定畫面、主畫面 Widget 以及控制中心也可能迎來進一步的自訂空間,甚至加入由 AI 驅動的智能建議功能,根據用戶的時間、地點和使用習慣動態調整 。這一系列改變的最終目標,是提升 Apple 生態系統內跨裝置的視覺統一性,為用戶帶來更現代化、更具動感的交互體驗 。這種統一性的追求,不僅提升了美感,也暗示了 Apple 可能正在為未來不同形態的硬件產品(如傳聞中的可摺疊設備)鋪路,打造一個無論在哪種螢幕上都能保持一致性和易用性的操作環境。
Apple Intelligence 無疑將是 iOS 19 的核心驅動力。在去年 WWDC 首次亮相後,市場普遍期待 Apple Intelligence 能夠在 iOS 19 中實現「2.0」級別的進化,帶來更聰明、更貼近用戶需求的個人化 AI 功能。
Siri 大升級:
AI 驅動的日常應用:
iPadOS 19 的更新預計將與 iOS 19 保持高度一致性,尤其在設計語言和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方面。然而,更令 iPad 用戶期待的是,新版本能否在生產力方面實現質的飛躍,讓 iPad 更接近傳統電腦的操作體驗。
預計 iPadOS 19 將全面繼承 iOS 19 所採用的 visionOS 設計風格,包括更圓潤的圖標、半透明的選單和視窗元素,以及更流暢的動畫效果,從而提升 Apple 裝置間的視覺統一性和現代感 。Apple Intelligence 的各項核心功能,如大幅升級的 Siri、強大的寫作工具、AI 圖像處理能力 (Image Playground, Genmoji)、以及郵件、相片等原生應用的智能化,也將完整地移植到 iPadOS 19 上,為 iPad 用戶帶來與 iPhone 一致的智能體驗 。
長久以來,不少專業用戶和學生都期望 iPadOS 能提供更接近 macOS 的生產力工具。據 Bloomberg 的 Mark Gurman 報導,iPadOS 19 的核心升級之一便是大幅提升其生產力、多任務處理以及應用程式視窗管理能力,目標是讓 iPad 的操作體驗更趨近於 Mac 。
具體而言,傳聞 iPadOS 19 可能會引入 Mac 風格的頂部選單列 (Menu Bar) 。這個選單列有望在連接實體鍵盤(如 Magic Keyboard)時自動浮現,提供熟悉的應用程式指令和功能選項,從而顯著提升操作效率,減少對觸控手勢的依賴。
此外,備受爭議的 Stage Manager (幕前調度) 功能預計也將迎來「2.0」版本 。Stage Manager 2.0 的目標是改進現有多任務處理介面的不足之處,例如解決視窗大小和佈局不夠靈活、操作邏輯不夠直觀等用戶痛點,提供更強大、更穩定的視窗管理能力。若此項改進成功,將能讓 iPad 在同時處理多個應用程式時更加得心應手。
同時,iPadOS 19 亦有望帶來更完善的檔案管理系統,使其功能和操作邏輯更貼近桌面級操作系統,方便用戶進行複雜的檔案整理和傳輸 。對各類專業軟件工具的支援也預期會得到增強,吸引更多專業人士將 iPad 納入其工作流程 。iPadOS 19 的這些「Mac 化」改進,正逐步回應市場對其生產力潛力的質疑。Apple 似乎在嘗試平衡 iPad 獨特的觸控優先體驗與用戶對更強大桌面級功能的渴求。若這些傳聞成真,iPadOS 19 將可能成為 iPad 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使其不再僅僅是內容消費設備,而是真正能勝任複雜工作的生產力工具。
配合去年發布的 Apple Pencil Pro 所具備的「擠壓」、「側轉」、「觸感反應」以及「尋找」等新功能 ,iPadOS 19 極有可能在軟件層面帶來更豐富的筆觸控制選項和互動體驗。例如,更精細的壓力感應和傾斜感應調校,以及針對不同筆刷工具的自訂化設定,將讓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創作更得心應手。
Apple Intelligence 的融入,特別是像 Image Wand in Notes 這樣的功能,能將 Apple Pencil 從單純的書寫和繪圖工具,提升為一個智能創作夥伴 。用戶或許能透過簡單的草圖和語音指令,讓 AI 協助完成更複雜的圖像設計或內容編排。
針對教育和專業領域,iPadOS 19 搭配 Apple Pencil Pro,預計會在筆記、文檔標註、演示以及各類創意應用中提供更優化的功能。例如,更智能的手寫文字辨識、更便捷的資料搜集與整理工具,以及與協作平台的無縫整合,都將為學生和專業人士帶來實質的效率提升。
macOS 作為 Apple 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基石,其新版本 macOS 16 (早期傳聞代號 Mammoth ,正式名稱待定) 預計也將在 WWDC 2025 上亮相。市場普遍預期,macOS 16 將在設計語言上與 iOS 19 和 iPadOS 19 進一步統一,並深度整合 Apple Intelligence,為 Mac 用戶帶來更智能、更無縫的跨平台體驗。
繼 iOS 和 iPadOS 之後,macOS 16 亦有望迎來一次顯著的視覺革新,與 visionOS 的設計風格看齊 。這意味著 Mac 的介面可能會出現更多半透明的元素、更柔和的邊角處理、重新設計的圖標以及更簡潔的選單佈局,旨在提升 Apple 全平台產品的視覺一致性 。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傳聞指出 macOS 16 的介面設計可能會包含更大的觸控目標和更適合手勢操作的選單 。儘管目前 Mac 系列並未配備觸控螢幕,但這些設計上的調整,不禁引人猜測 Apple 是否在為未來可能推出的觸控版 MacBook,甚至是傳聞中結合 Mac 與 iPad 功能的可摺疊設備 預先鋪路。這種未雨綢繆的設計策略,確保了當硬件形態演進時,操作系統能夠迅速適應,為用戶提供自然的交互體驗。
在跨裝置協作方面,macOS 16 預計將進一步增強「通用控制」(Universal Control) 和「接手」(Handoff) 等功能,讓用戶在 Mac、iPad 和 iPhone 之間的檔案傳輸、內容複製和任務切換更加流暢自然 。
Apple Intelligence 的各項核心功能,包括經過重大升級的 Siri、強大的寫作工具、AI 圖像生成工具 Image Playground,以及在郵件、Safari、相片、備忘錄等原生應用中的智能化增強,都將全面登陸 macOS 16。
對於 Mac 用戶,尤其是專業人士和創意工作者,這些 AI 功能的整合意義重大。例如,更智能的 Spotlight 搜尋能更準確地理解用戶的自然語言查詢,快速找到所需文件或資訊;Siri 能夠在不同應用程式之間執行更複雜的指令和自動化任務 。此外,AI 還有潛力被用於優化 Mac 的整體性能,例如更智能地管理背景任務、提升應用程式的反應速度,以及改善 MacBook 的電池續航表現 。
一項值得期待的新功能是放大鏡 (Magnifier) App 將登陸 Mac 。透過 Mac 的鏡頭,或利用「相機接續互通」功能連接 iPhone 的鏡頭,用戶可以即時放大現實世界中的物件或文字,例如遠處的白板內容或細小的印刷字體,為低視能用戶或需要觀察細節的場景提供便利。
搭載大型語言模型的「LLM Siri」在 Mac 上的進化,將使其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語音指令執行者。憑藉其增強的螢幕感知能力和對複雜語境的理解,Siri 將能夠在 macOS 16 上扮演更積極的生產力助手角色 。用戶或許可以透過 Siri 快速總結長篇文檔、用語音指令在多個應用程式之間協調工作流程、或者讓 Siri 根據當前工作內容智能推薦相關文件和資訊。這種深層次的系統整合,將使 Siri 成為 Mac 操作體驗中一個更不可或缺的部分。
Apple Intelligence 作為 Apple 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佈局,其在香港市場的具體落地情況,無疑是本地用戶最為關心的議題之一。Apple 強調其 AI 策略以個人化和高度私隱保護為核心,大部分運算在裝置端完成 ,對於更複雜的請求,則透過「私有雲端運算」(Private Cloud Compute) 在搭載 Apple Silicon 晶片的伺服器上處理,並聲稱數據不會被 Apple 儲存或存取 。然而,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都市,其獨特的網絡環境和日益受到中國內地法規影響的特殊性,使得 Apple Intelligence 在港的實際運作充滿變數。
除了三大核心操作系統 iOS、iPadOS 和 macOS 的重大更新外,WWDC 2025 預計也將為 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 以及 Apple TV 帶來新的軟件版本,分別是 watchOS 12、visionOS 3 和 tvOS 19。這些更新雖然未必如核心 OS 般引人注目,但同樣承載著提升用戶體驗和拓展平台能力的使命。
watchOS 12 預計將在 WWDC 2025 上首次亮相,並於今年秋季隨新款 Apple Watch Series 11、Apple Watch Ultra 3 及可能更新的 Apple Watch SE 3 一同正式推送 。
隨著 Apple Vision Pro 已正式在香港市場發售,並已支援廣東話操作界面 ,visionOS 3 的發布對於推動本地空間運算生態的發展至關重要。新版本預計在 WWDC 2025 揭曉,並於秋季推送給用戶 。
tvOS 19 雖然在 WWDC 上的關注度相對較低,但作為 Apple 家庭娛樂生態的核心,其更新同樣值得期待。
【相關報道】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