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謝展寰局長表示,香港將引入高空智能豬場及深海養魚技術,利用先進科技提升本地養殖業效率。此舉旨在增加漁農產品供應,並藉此綠色轉型機遇,發展嶄新產業鏈,推動本港經濟增長。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近期透露,當局正積極推動養豬業走向「高空發展」,計劃透過在多層大廈內飼養豬隻,並結合AI技術,冀能提升本地養殖業的生產效率與環境管理水平。當局已在北部物色合適地點,稍後將會公開招標,邀請具備相關實力的業界人士參與競投。謝展寰局長指出,現有的「豬面辨識」技術已能精準區分每隻豬隻,並根據其體型大小,自動調節飼料的供應,確保每隻豬的生長體重及體型保持一致。同時,這項科技亦能有效識別出發燒的豬隻,以便及時提供所需藥物,有效控制疫情擴散。他強調,現代化的豬場在防疫及質量控制方面表現出色,進出豬場的人員均需徹底消毒並實行輪班制,確保豬場環境潔淨且設有冷氣,杜絕細菌交叉感染。
謝展寰局長亦提到,有鑒於傳統魚排的養殖效率偏低,當局早前已在東龍島成功試驗大型深海網箱養殖模式。這項技術在經歷颱風「山竹」的吹襲後依然屹立不倒,證明其能夠穩定地供應優質養殖海產。因此,政府去年決定在本港海域大規模發展深海養魚場,目前正處於招標階段,歡迎各大財團與本地漁民攜手合作經營,目標在未來15年內將養魚產值提升10倍,為本地海產業注入新動力。
謝展寰局長預期,這些創新若能普及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達致大規模使用,成本自然會降低,從而形成全新的產業鏈。他以電動車為例,指其已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並預示氫能將是下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當局期望把握這次綠色轉型機遇,將香港打造成一個展示綠色科技的示範窗口,透過國際貿易將相關能源技術推廣至全球,藉此帶動本港經濟增長。
【相關報道】
Source: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