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人の悲歌

| 馮德聰 | 17-03-2016 00:12 |
資訊科技人の悲歌

醫生的電腦壞了,到一個電腦維修站檢查修理。

店員:「OK,先交開箱驗機費 50 元。」
醫生:「還未整,就要先收錢?」
店員:「我們的制度就是這樣,像醫院的掛號費,不就是看病之前就要交嗎?」
醫生無話可說,交了 50 元。
收款後,修理店員問:「請問你的電腦有甚麼問題?」
醫生:「就是沒有反應了,聲音、圖像都沒了。」
店員:「看來電腦是內部出了問題,你需要看內科。你要看普通科還是專科,普通科修理費是 30 元,專科要收 50 元。」
醫生:「不就是修電腦嗎? 修好就行,管他甚麼普通科還是專科?」
店員:「不一樣的,專科工程師水準高,甚麼疑難問題的電腦都能修理好,返修率也明顯低於普通科,所以修理費相對高一點也合理,這個由顧客您自己選擇。」
醫生:「我的電腦應該不算是奇難雜症吧!找普通科就好了。」
店員:「好,請你先交 30 元修理費。」
醫生:「為甚麼還沒修理又要交費?」
店員:「制度就是這樣,你們醫院不是沒看病之前就要交嗎?」
醫生只好又給 30 元,到了「普通科」。
工程師問了一下電腦的情況,先開了 3 張單請醫生交:「一、萬用電表檢測費 30 元;二、示波器檢測費 80元;三、變壓器測流卡檢測費 30 元。」
醫生驚問:「為甚麼要我出這個檢測費,這些儀器不就是為方便你們工程師檢修電腦用的嗎?」
工程師:「沒錯,我們確實是要儀器做檢查修理,有了儀器會就比較準確的測試出故障點。和醫生一樣,測體溫、量血壓、照 X 光、做 MRI、超聲波 …… 為的都是要找出病因,決定治療方案。而且,我們買這些儀器、檢測錶要花費大量金錢,所以要收回合理成本。當然你也可以堅持不做測試,但修理時,有可能誤判,將好的零件換掉,給顧客造成額外費用;也可能整壞,最後耽誤閣下的時間。」














































醫生開始聽不明白甚麼技術,但電腦失救問題事大,只好先交 130 元測試費。工程師經過半個小時測試,發現是其中 1 條三極管(Triode)燒了,於是花了幾分鐘,換了條新的三極管,便救活電腦!醫生滿心歡喜,到提貨區交錢提貨。 櫃員工打了一張修理清單結帳。修理費細明如下:35W 錫焊烙鐵使用費(拆焊各 1 次)收10 元、一次性錫焊烙鐵頭清潔棉收 2 元、吸錫泵槍使用 1 次收 5 元、φ0.8 環保錫綫 10g 收 5 元、2N1234 三極管 1 個收 2 元、切除三極管管腳斜口鉗使用費收 5 元、焊接後清洗焊盤洗板水收 5 元、拆焊三極管及清洗焊盤等人工收 20 元;合計:54 元。
醫生看完差點暈倒,只是壞了顆只值 2 元的三極管嘛,卻耗了 200 多元修理!

專業服務.街市收費?

這是網上看回來的「潮文」。按香港的情況,做了點「本土化」,編輯說有意思。 這應該說中了很多業界朋友的心事吧。

在醫院,逐件棉花、MRI、X 光片、超音波、藥丸 …… 跟你收費的,那叫「專業」; 但換了個場景,醫生變為 IT 人,同一邏輯、做法,有人會認為這維修站是「黑店」。老實說,這樣仔細的專業服務其實很值得。

在專業的人士眼中,要從眾多零件及可能的故障原因中,判斷出是那件零件出問題更換,需要累積多年的經驗才能辦到,只花半小時便修理好電腦,那位工程師相信是要下了十年八載才有這功力,他的努力和汗水也是值的我們尊重的。無論是醫生或工程師的工作,背後技術和人才費用,往往比零件的費用高出許多,周邊的測試儀器就不是錢?同是技術工作,就是 IT 人不值錢?

尤其是在香港資訊科技這行,「吹」的人多,真正能做的人少,情況更加扭曲。我們盡力、專業而快速為客戶解決了問題,卻往往換來客戶一句「咁快搞掂,即係好易啦!」,很多同行都感到過喪氣。

有時「荒謬」的,是現實,好像問題解決得快,便不值錢了。 但如果客戶懂欣賞,其實,我們工程師是會很高興的。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Photo:法新社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