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豈止網絡互聯?

| 黃麗芳 | 23-06-2016 03:25 |
智能城市豈止網絡互聯?

香港在世界網絡就緒指數(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首屈一指,這是否代表我們在智能城市方面已經準備就緒呢?根據 Boyd Cohen 教授定義,聰明城市包括智能經濟、智慧人類、智能流動、智能環境、從而達至智能生活。換言之,一個智能城市不單單是接駁網絡。

根據 Maria Sashinskaya 對歐洲智能城市的研究,智能城市的元素包括:科技、體制及個人 3 方面。科技上,城市要做到數碼化、智能化、無間斷、資訊化、混合化;人為因素方面,城市要具創意、具知識、願意學習、以人為本;體制上需要管治、政策、法律及監管。其實 Michael Blowfield 與 Leo Johnson 等學者的研究也說,智能城市也講創業家精神;統一標準與開放平台讓本地創業者也可以參與,並從以人為本的角度開拓服務能社會及市民。這正是香港需要努力的地方。

香港擁有世界級互聯網基建,可是我們城市卻未夠「聰明」。因為我們的資訊在同一個政府內,但各個部門之間又不互通。舉例,我們在稅單、差餉單、身份證和護照各有不同代碼,充滿「資訊孤島」(silo)。政府部門往往只會方便自己做事,欠缺提升服務的動力。我們或會觀察因欠缺與時俱進思維鬧出的「嘖嘖稱奇」事情,例如運輸處不容許電動車更新地圖顯示,在流動支付年代還推出電子支票等等。

筆者最近籌辦「互聯網+政務」講座,邀得愛沙尼亞國家數碼政策顧問 Siim Sikkut 分享其數碼政策。他們用「X-ROAD」 科技把整個國家資訊連上,減少孤島出現。政府以「需要知道」為原則,把國民資訊按需要發放給相關政府部門,市民也會知道哪個部門曾經查詢過自己的資料;若發現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查閱市民或企業的個人資訊,有關政府部門或人士會受到罰款,增加對市民的保障。

愛沙尼亞已有 96% 人民採用電子方法填稅表,3 分鐘內便能完成,實在令人羨慕。因為他們運用區塊鏈(Blockchain)科技處理帳目,政府可以在市民授權下處理其帳目處理稅務。筆者今年報稅又要找出正確收入數字,也要查清楚每月強積金的數目無誤,又要翻查供樓利息、慈善捐款證明等瑣碎東西!原因正是我們有太多信息孤島,銀行及金融機構的封閉系統令我們無法掌握自己真正的財務狀況。假若我們全年入息及供樓記錄能在稅單自動出現,市民只是核對資料,真是多麼的方便啊!

要達到這點,電子政務要多點創新思維。香港有一流互聯網基建,也在開放數據(Open Data)有點進展,為何欠缺一點智慧?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Photo:e-Estonia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