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政府只為建築物能耗標準設下限,但業界樂見愈來愈多建築商更進一步,不只滿足於入門級數,而是向「鉑金級」環保建築進發。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執行董事陳永康(上圖左)指出,認為本地已有完整的能源標籤,每數年引入不同更新,由於舊樓宇亦有不同核數制度,確保設備翻新時有機會輪轉至新標準,故預期未來數十年新建樓宇的能耗數字會不斷下跌。他又稱,上世紀 90 年代缺乏能耗相關的數據系統分析,現在可解決此技術問題,協助業主或租戶提升房間能源效益最少達 10%。
目前屋宇署每 3 年便會更新能源標籤指引,而且要求十分嚴格。進栢誠(WSP / Parsons Brinckerhoff)中國區可持續發展與環境部董事總經理鍾志良認為,投資節能設備長遠來說對業主有回報,引入全面化的 BMS 後,有助收集樓宇能耗數據,毋須再依靠人手輸入資料,相信智能化平台對多方皆有利益。
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早前推出更新 EcoStruxure 平台,採用單一骨幹數碼化管理系統,用戶可按情況調整,包括在無人使用的情況下關閉房間空調。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