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委託顧問公司羅兵咸永道(PwC)撰寫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研究報告》(《報告》)終於在 6 月 30 日出爐。200 多頁的報告涵蓋香港目前狀況和問題,以及要轉型為智能城市的建議,值得細閱。
智能城市是建基於數據為本的營運模式,因為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城市順暢運作,所以《報告》花了很多篇幅探討跟數據相關的課題,包括:大數據、地理空間數據(Geospatial data)、開放數據的特性、管理和運用、私隱保護和保安、管治框架等等。《報告》特別指出,大數據來源之一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香港發展智能城市的重要基礎。
智能城市的服務和應用之所以有「智慧」,就是藉? IoT 的環境數據調節,做到資源最佳運用。其實香港運用 IoT 技術已有不短的歷史,涉及多個領域。《報告》中提到已引入相關技術的公共基建:
這些只是開始。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的報告,2017 年全球連結 IoT 的物件將達到 84 億個,2020 年更升至 204 億個。IoT 的增長集中在大中華、北美和西歐,應用範疇包括消費者市場的汽車、電視機、數碼機頂盒以及商用的智能儀表和保安監視鏡頭等。
香港要充分發揮 IoT 的價值,我們有很多準備工夫要做,包括:
因此,以 IoT 作為例子看來,《報告》只是本港展開智能城市建設工作的開端。希望政府能不畏困難和持之以恆,和各界展開密切溝通和合作,一步一腳印達成智能城市的願景。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Photo:Sologic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