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方案商為追逐雲端商機花盡心思,服務供應商想將本地方案部署通通拉到雲上,系統方案商則要追上雲端,盡量把覆蓋面擴闊。華為技術的連線大計是:把電訊營運商、硬件及軟件設備,以至服務配套,全部指向雲端。
華為技術副董事長及輪值行政總裁郭平,以 IBM 創辦人 Thomas Watson 曾經說過、「5 台電腦便能滿足全世界需要」為引子,認為在現今技術發展下,全世界只需「5 朵雲」便能滿足科技需求,華為要致力成為其中 1 朵。
世界剩 5 朵雲
「5 朵雲」言論一出,當然引發傳媒追問「哪 4 家雲服務供應商」中誰是假想敵,以及華為建立自己的雲端服務品牌後,是否進一步要跟 AWS、微軟 Azure 及阿里雲(Albaba Cloud)等品牌對著幹;華為在全球市場的主要電訊營運商客戶也有做雲端服務,做 5 朵雲之一的想法會否跟業務有衝突。華為在剛於上海舉行的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7)中公布一系列產品發布及合作,從計劃細節中看出,似乎並不是新產品資訊這麼簡單。
電訊營運商合作
除了「5 朵雲」,郭平在大會上另一項重要宣布是要建立雲聯盟。不過,若全球只有「5 朵雲」,又在哪裡找同盟呢?原來華為雲是要由同盟一起組建,所以華為在大會除了邀請德國電訊 (Deutsche Telekom) 、西班牙 Telefonica、中國電信到場支持外,更請來法國 Orange 的行政總裁站台。電訊營運商是華為最初擴張時的業務動力,今次在企業雲服務市場,華為似乎要借助同一種力量。
郭平以「航空公司聯盟」形容雲聯盟。他在記者會上解釋,航空公司處理的是交通流量,雲端服務供應商則處理數據流量,企業在全球各地經營業務,要面對如何透過連線將數據交付的挑戰。面對這個情況,郭平認為不可能只由一兩家公司處理所有數據流動的問題,雲聯盟成員亦是在不同國家中經營雲服務的營運商,能合作解決各自地區客戶的問題。
Atlas 雲硬件平台
被問到「5 朵雲」構思要成功是否代表需超越不少對手時,郭平則表示誰是對手並無意義,客戶價值才重要,並強調華為會義無反顧做;現時中電信、德國電訊、法國 Orange 及西班牙 Telefonica 也加入華為陣營,未來是要建立全球聯盟。以上 4 家營運商,除了在自家地區經營,在全球亦有覆蓋,他們背後用的是華為雲技術,會為客戶提供同樣接口及簡易部署。
郭平強調,聯盟不是要跟現在的 AWS 等公雲服務供應商結緣,而是要跟現時在市場已有優勢的營運商聯盟。以 Deutsche Telekom 為例,該公司在德國已有多年基礎,公雲服務可以聯盟方式擴展。華為畢竟是由硬件起家、在軟件及服務近 10 年持續下注,新推出的 Atlas 雲硬件平台正是這樣的綜合方案。
公私雲方案集成
華為 IT 產品線副總裁黃瑾解釋 Altas 方案時提到,在雲端服務的想法下,Altas 可建構資源池,提供智能編排能力,隨意調配資源,提高可用性。在華為的資料中顯示,Altas 是人工智能(AI)及高效能運算(HPC)的設備,瞄準企業級部署。華為在聯接大會中展示的圖像識別等技術,背後全部需要大量運算效能,Altas 正是為這方面應用而設。
黃瑾表示,Altas 本身是基於 FusionServer G 系列導構伺服器,硬件本身已推出市場,不過基於該硬件設備的 Altas,是經過軟件將設備撥入資源池後,用戶可隨意編排圖像處理器等運用,按需規劃調配硬件資源,可提升五成的資源效率,性能比傳統的 x86 處理器提升 10 倍。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