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起飛 技術道德兼備(一)

| 陳裕邦 | 06-12-2017 15:29 |
科技教育起飛 技術道德兼備(一)

各國協助學生藉科技學習建立批判思考、運算思維與互助精神,才能回應新時代經濟活動需求。那麼,高等教育的功用是職場訓練,還是知識傳播?科技在不同教育制度下的價值,又會在各地如何體現?

整體生產總值接近 26,000 億美元、剛慶祝成立 50 周年的東南亞國家協會(東盟;ASEAN),其涵蓋地區正是中產家庭急速興起的地方,對於高端教育需求也愈來愈高。GEMS Education 教育策略部高級顧問 Michael Wilshaw 相信,教育可改變青年生活,以至為社會作新的定位,但在自由思考的大前提下,各學園與教師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他指出,不單是在東南亞地區,科技對全球教育政策的改變重大;他指僅是電子白板應用、在學成績與表現數據收集,對教學改善影響已立竿見影。

科技教育起飛 技術道德兼備(一)
Sophon Napathorn 博士透露(右二),融入資訊科技(ICT)思維的教育策略已推行多年,主旨在於幫助學校執行更多創新意念,更已完成為當地偏遠地區近 30,000 間學校鋪設高速網絡。

東盟積極改革

比較鄰近地區,東南亞國家在科技教學應用投入積極,其中老撾每年經濟增長高達 7%。該國教育與體育部大臣 Sengdeuane Lachanthaboun 指出,在中小學已推行科技教學;此外,作為東盟始創國成員之一,泰國教育部副部長 Sophon Napathorn 博士透露,該國融入資訊及通訊科技(ICT)思維的教育策略已推行多年,主旨在於幫助學校執行更多創新意念,更已完成為當地偏遠地區近 30,000 間學校鋪設高速網絡,同時改善教師科技培訓水平。

微軟(Microsoft)環球教育部副總裁 Anthony Salcito 指出,全球正經歷第四次工業改革,下一個變化必定由科技應用帶動,亦需要行業內領袖推動。尤其是未來社會將發展成以人為本位的辦公環境,上世紀工作人口集中遷移到個別城市找尋工作,即「都市化」的情況未必會再現;不過依然有很多地方未建立良好資訊科技基建,令學校未能享用良好的通訊體驗作輔助。

教育者不是專業科技人員,他們也需要學習的過程,但是無損他們對學生訓練與教育的專業。「科技能否改善學習?」這是各地教育界投入 STEM 教育時多次被問及與挑戰的問題。Salcito 認為,業界應聚焦於進階應用,包括:強化收集成績及活動數據。此類應用對分析學生資料十分重要,而此部分同樣涉及雲端平台,以及 Azure 與人工智能(AI)技術應用。

科技教育起飛 技術道德兼備(一)
Anthony Salcito 指出全球正經歷「第四次工業改革」,下次變化必定由科技應用帶動,亦需要行業內領袖推動。

以 Minecraft 建奇功

要提到微軟近年對教育界最落地的應用,未必是 Office365 教育帳戶口的分派,而是讓全球中小學生玩得出神入化的 Minecraft。Salcito 指出,相關活動是編程(coding)的最佳入門訓練之一,因為要使用 Minecraft 做出大規模的模型與地圖,當中涉及資源處理與程序設計知識,屬良好的科技基礎訓練。

Minecraft 目前於全球有已擁有超過 200 萬訂戶,數字更有上升趨勢,這個雖已化身為 STEM 的訓練重點的「遊戲」,已絕非鼓吹閉門造車的風氣,或只把學生變成自我封閉的「宅男」或「宅女」。他引用研究表示,在現實運作中,80% 的用戶花時間在電腦之外,以人與人溝通方式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