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安對支付機構無論在營運及品牌形象均非常重要。Mastercard 亞太區聯席總裁凌海指出,電子商貿急速發展,市場向多渠道發展已經開始,安全變得異常重要,盡管部分用戶仍不關心流動支付的安全問題,但當消費額及在平台上的資金流通增加時,自然會引來關注,間接增強用戶安全意識。
物聯技術催化
另一方面,物聯網(IoT)發展令連線設備增加,物聯設備又存有用戶資料,令一般人以至業界更擔心安全問題。凌海舉例指,若連網的玩具機器遭黑客攻擊,黑客便有機會接觸在家的小朋友取得家居資料。他強調,Mastercard 並不只是發行信用卡,其實驗室亦有多個研究物聯網項目,包括跟通用汽車(GM)合作車載系統,讓汽車內進行交易時可更安全順暢。
Mastercard 其他物聯項目包括把軟件授權予物聯晶片商,讓廠商在設備的韌體(Firmware)嵌入加密技術及專用協定,令通訊時的交易等數據受保障。雖然新興支付系統對手湧現,凌海亦一貫強調支付網絡的真正對手其實是「現金」而非機構。他強調,在市場眾多電子錢包技術出現時,用戶更需要可靠的服務。
夥伴激發新意
凌海認為,新進平台要做到可靠安全並不容易,而 Mastercard 的支付平台會支援新技術配合市場變化,包括向客戶提供應用編程介面(API)確保應用開發商可安全連線,消費者才會相信其服務平台。他舉例指,指紋、臉部及虹膜辨識等生物認證技術,Mastercard 均有提供支援,更稱正留意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對保安技術的幫助。
談到競爭,凌海認為新一代的支付平台應該達不到現時 Mastercard 的市場覆蓋面,更未必做到何處也能付款過數,而這正是 Mastercard 的優勢。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