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綠在區區」回收計劃立意良善,卻遭人利用漏洞濫用積分換取禮品。網上驚現轉售疑似「綠綠賞」禮品,更有人拍片教如何全家總動員快速集點換米。環保署表示正研究加強監控,盼遏止歪風。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科技影片
綠在區區禮品疑遭轉售圖利
有網民在Facebook一個二手物品交易群組發帖,以每包10元放售10包1公斤的白米,另外亦售出10支芥花籽油,定價為每支$25,當中有部分食油為三支裝,帖文指全要者優先,並且可議價。
帖文未有交代糧食來源及到期日,不過就有習慣到「綠在區區」回收物資的網民就質疑發帖者將禮品轉售,揶揄:「睇來你都好積極去綠在區區做環保喎!」他指出,相中的白米和食油與「綠在區區」禮品同款,自己亦曾經用積分換領同款糧食,並附上禮品兌換機的相片佐證,可見機內的確有相同包裝的白米和食油,「我早前都係綠在區區換咗...直覺都喺係綠在區區儲分換來!亦唔排除佢係社福機構得來嘅物品嘅」。但亦有網民認為上述糧食未必是「綠在區區」的禮品,「以上嘅嘢唔似係綠在區區換,似係社福機構派嘅物資」。
濫用回收計劃情況屢見不鮮
環保署近年積極推廣回收獎賞活動,市民透過「綠在區區」回收指定物品或利用智能廚餘機回收廚餘可賺取綠綠賞積分,可換領糧食或日用品,不過部分市民儲分做法取巧就引起網民爭議。有將軍澳居民早前目睹一名男街坊疑為儲積分,將包裝鹽當廚餘,每0.1公斤逐少倒入桶內,最後直接把包裝袋扔入桶內,過程中導致「成個桶都係鹽碎」,斥責對方行為離譜:「儲分可以去到咁盡,問題要等佢慢慢倒,先畀第二個。」
此外,有居於葵青區的網民於網上討論區發文,指回收廚餘時發現有人懷疑用多達7個不同的「綠綠賞」帳號,將廚餘分成多次回收,每次回收賺60分綠綠賞積分,如是者17日後就可以換到總共7包、每包1公斤的白米。
YouTube教學影片推波助瀾
而YouTube上亦有教學影片分享類似做法,拍片者指「綠綠賞」每個帳戶每日回收廚餘的次數不受限,但只能儲一次分,如果想多儲積分,可以著每個家人都開設帳戶,將500至600克廚餘可分成兩、三份回收。她示範將廚餘分成三袋,首先用薯片袋盛著的廚餘倒入機,回收0.18克後獲得50分,然後再用兩名家人的「綠綠賞」帳號QR code截圖儲分,分別再將餘下兩袋的廚餘倒入桶,每個帳戶儲50分,全日就合共儲到150分,「我哋睇吓150分可以換到乜嘢先,哦,原來可以換到印尼撈麵同(或)幼鹽」。
每個「綠綠賞」用戶回收廚餘每日可賺取50「綠綠賞」積分,連續回收廚餘20日就儲到1,000分,可換到1包米。但按上述做法,如果一家五口都有「綠綠賞」帳戶,每日每人都賺取50積分,連續回收廚餘20日每人就有1,000分,全家就合共有5,000分,可換到5包1公斤米。
雖然此做法能夠加快儲分,不過有網民就留言認為是「出術」,更加違背原本回收的初衷,「廚餘回收嘅初衷係減少製造垃圾,而唔係儲分換禮物,為咗儲多啲分,將啲廚餘分幾包幾次嚟回收,如果個個都好似你咁做,條隊會因而變長咗幾多?原本一心諗住為咗環保目的而嚟嘅人,因為排隊人多咗,輪候時間長咗而卻步。到時部廚餘回收機淪為某啲人嘅『儲分換禮物』工具,失去環保回收嘅初衷意見,情何以堪?」對此,有網民就建議回收廚餘積分可改為以重量計算,就可以解決問題。
環保署研用遙距鏡頭監控
對於濫用情況,環保署曾經回覆傳媒指,這些屬極少數可能出現的情況,署方正分析數據和相關資料,檢視現時廚餘回收的綠綠賞機制,會研究加入措施包括利用遙距鏡頭監控、調高每次最低廚餘回收量等,以防濫用。
Source: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