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旅行除了要帶空行李放戰利品外,俗稱「西瓜卡」的 Suica 卡都是乘車,又或者進行小額交易的必備良伴,然而因晶片短缺問題,Suica 卡在 2023 年 8 月起已停售,直到 2024 年 9 月才復售記名式 Suica 卡。不過,JR 東日本現已宣布重推不記名 Suica 及 Pasmo 卡,將於 3 月 1 日(星期六)發售,有需要使用的用家切勿錯過!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JR 東日本確定重推不記名 Suica 及 Pasmo 卡,將於 3 月 1 日(星期六)發售。品牌表示公司目前的卡片採購計劃已有定案,且預計可繼續供應卡片,因此不記名 Suica 及 Pasmo 卡都可以再度販賣,也一如以往地提供 1,000 日圓(約 HK$51.5)至 10,000 日圓(約 HK$511.4)面值可選,不過要留意的是,如想增值實體 Suica 卡的話是只可以現金於各大車站售票機或便利店等地進行,假如大家沒太多現金在手的話,可能開通手機版 Suica 卡會較適合,只因當中可以經 Apple Pay(iOS 版 Suica)增值。
此外,JR 東日本也宣布 3 月 6 日(星期四)起推出 Welcome Suica Mobile 手機 app,讓外國旅客遊日更方便;另自 3 月 15 日(星期六)開始,Suica 可用範圍將擴大至長野縣篠之井線、信越本線及大糸線。
【熱門報道】
天文台發佈最新文章《日本南海海槽的地震風險及其對香港的潛在影響》,從科學角度探討南海海槽的地質特徵、地震活動、及其對香港的潛在影響。
南海海槽位於日本南面海域,由日本駿河灣延伸至日向灘海域,長約700公里,它屬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聚合型板塊邊緣(圖1)。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在2013年發布了南海海槽的地震活動長期評估報告。
日本於2012年發布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模型檢討會的第二次報告。針對南海海槽可能發生但頻率極低的最大級別海嘯,以9.0至9.1級的地震設定海嘯模型,估算南海海槽可能造成的災害,以達至防災效果。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由2004年開始在每年1月1日,更新活動斷層帶與俯衝帶地震的長期評估結果。對於已知近期發生過三次或以上地震的區域,如南海海槽,基本上假設在同一地點地震會遵循相對固定的時間週期重複發生,再利用歷史地震作出統計及建立時間預測模型,得出重現週期和地震發生概率。在假設震級的地震未發生前,地震發生概率會隨時間推移增加。
香港位處歐亞板塊之內,並非處於板塊邊緣,最接近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方亦距離約600公里,因此不會即時受到發生在板塊邊緣或地震帶附近的巨大地震影響。然而,香港在過往也曾記錄得海嘯所帶來的輕微水位異常,而這些海嘯大都是由在南中國海或太平洋發生的地震所引發。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以東海域的日本海溝發生了9.0級大地震,當時香港錄得最高的水位異常為0.2米。由於南海海槽比日本海溝較接近香港,當該處發生大地震時,香港也可能記錄到輕微的水位異常。
然而,除了震源位置及震級這些基本地震參數外,地震破裂過程、震源附近地質構造、近岸及海底地形等複雜因素也會影響到達香港的實際海嘯波振幅。如果預料該地震會引發香港出現顯著海嘯,而海嘯會在3小時內抵達香港,天文台指會發出海嘯警告,提醒市民採取預防措施。至於其他情境,天文台亦會採取措施:
在海外旅遊的市民亦需留意當地政府發出的地震及海嘯的資訊和警告,保持鎮定及迅速作出適當的反應。
【精選消息】
Source: JR 東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