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傳媒《Times of India》報道,科技巨頭蘋果公司(Apple Inc.)早前已為應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可能實施的關稅措施,曾採取非常規的緊急物流行動,在短短三日內,動用多達五架貨運包機,從中國及印度等地將大量iPhone火速空運至美國,以避免潛在的關稅壁壘對其產品成本造成衝擊。
這次大規模空運行動,突顯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下,跨國企業為維持市場競爭力及穩定供應,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與挑戰。報道指,蘋果此舉的核心目的,是趕在美國政府可能對從中國及其他國家進口的電子產品(包括iPhone)加徵關稅的措施生效前,將盡可能多的庫存運抵美國本土,從而規避關稅成本。
供應鏈策略現轉向
特朗普政府為全球科技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許多像蘋果一樣深度依賴中國生產基地的企業,都感受到地緣政治風險所帶來的寒意。對蘋果而言,其絕大部分產品當時仍集中在中國組裝,任何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措施,都可能對其營運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威脅。
對於關稅可能帶來的衝擊,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分析指,若關稅全面落實,一部原本售價約1000美元的iPhone,最終零售價或需大幅增加至1300美元;若中國在2025年4月8日之前不撤回對美國商品徵收的34%報復性關稅,美國將在4月9日起,對中國再加徵50%額外關稅,變相iPhone要賣近2000美元,即加價1倍!高昂的價格甚至可能「貴過機票」。顯著的價格差異亦可能催生水貨市場活躍,消費者可能轉向從其他未受關稅影響的國家購買。
直接衝擊美國消費者
方保僑補充,不僅是iPhone,所有產品的關稅成本,最終將直接轉嫁至美國消費者身上。他指出,即使大額徵收關稅可令政府財政狀況良好,但若整體經濟環境疲弱,民眾面對高昂物價亦可能無力購買,消費意欲低迷下,或會引發滯脹風險,對民生造成直接衝擊。他進一步補充,若貿易爭端升級觸發報復性關稅,滯脹風險更可能擴散至全球,導致世界各地的物價普遍上漲。
對於香港 iPhone 價格是否有影響,方保僑認為現時已是 iPhone 16 系列的「水尾」,Apple 未必會於此時調整全球價格,但 iPhone 是全球性定價。若然到 9 月份,關稅仍然持續,到時可能就要「捱貴 iPhone」。
Source:indiatime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