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委員會測試12款「兩匹」變頻式分體冷氣機,包括5款冷暖空調機及7款淨冷型機款,發現全數樣本雖標示製冷及供暖能源效益1級,實際能效表現參差。測試顯示,製冷能源效率最高樣本較最低者全年省電27.4%;另有2款樣本實測製冷量較聲稱數值低2.4%及2.6%,差異雖在國際容許公差範圍內,仍反映同級產品效能存在顯著差距。
12款「兩匹」變頻式分體冷氣機,到底誰性價比最高,立即按圖繼續睇!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估算,12款冷氣機樣本的年電費中,冷暖空調機介乎$1,2611,418,淨冷型機款則為$1,1841,630,最高與最低電費相差約37%。估算基準為每年製冷180天、每天12小時及每度電$1.7,惟消委會強調實際耗電量受房間製冷需求影響,例如空間大小及隔熱效果等因素均可能顯著增加用電量。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5款冷暖空調機於「製冷」模式最高風速下,18%至31%製冷量用於抽濕;7款淨冷型機款則為15%至24%。綜合表現中,「三菱重工」、「格力」、「三星」及「珍寶」抽濕較快,「東芝」及「大金」則較慢。全部12款樣本均設「抽濕」模式,其風速通常較低,消委會建議用戶使用此模式或調低風速,讓空氣水分更易凝結成水點,以提升抽濕效果。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12款冷氣機樣本中有10款實測製冷量高於聲稱值1.5%至5.8%,「日立牌」及「樂信牌」則分別低2.4%及2.6%,獲4分評級;供暖方面,「美的」及「東芝」樣本實測供暖量較聲稱值低1.2%及1.4%。消委會指出,相關差異雖符合能源標籤計劃及國際標準容許的10%公差範圍,但仍反映部分產品實際效能與標示存在差距,建議廠商加強品質監控。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顯示,12款冷氣機樣本的「製冷季節性表現系數」(CSPF)介乎4.746至6.535,數值越高代表製冷能源效率越佳,其中最高效樣本較最低者節電效果顯著,反映同類產品能效表現存在明顯差異。
資料來源: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