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6 日)對各位車主而言,絕對是壞消息接踵而來。繼政府正計劃改革電動車牌照費用計算方式,由現時按車輛淨重量收費,改為參考摩打功率,最終目標是將電動車牌費調整至相當於汽油車牌費 7 成左右後,運輸及物流局 FB post 提到,現時本港交通違例罰款及咪錶收費已有逾 30 年沒被調整,意味有關費用加價是事在必行。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運輸及物流局 FB post 有提,現時本港交通違例罰款及咪錶收費已有超過 30 年沒被調整,但期間通脹已增加 70%,因此有必要適度調整多年來不變的罰款及收費,以加強道路安全及提升交通管理為前提。局方指,香港的交通違例罰款水平明顯偏低,以違例泊車為例,新加坡、倫敦和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罰款水平是香港的最高 10 倍,超速駕駛罰款水平更是高香港 22 倍。加上今年首季致命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大增 4 成,過去 3 年違例泊車數字也持續高企,因此擬藉加價來保障駕駛者和行人安全,改良交通管理及增強阻嚇力,有傳違泊「牛肉乾」罰款會由現時 HK$320 增至 HK$400,另外超速、切雙白線等違規交通事項的罰款,初步計劃加價約 5 成。至於全港現時約 20,000 個咪錶泊位的使用率是高達 9 成,亦有鑑不少駕駛者會「兜圈」或「雙行泊車」來等候錶位,甚至長時間佔用錶位,阻塞交通之餘亦妨礙其他駕駛者使用錶位,因此有意調整咪錶最高收費,由每節 HK$2 加價 1 倍至 HK$4 。政府將於 4 月 25 日(星期五)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有關建議。
【熱門報道】
【精選消息】
Source: 運輸及物流局 Facebook, R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