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比例為21:9的超寬螢幕,因其獨特的長窄外型而在中國內地被不少用家形象地稱為「帶魚屏」。這種螢幕不僅在專業工作領域被視為提升效率的利器,在電競娛樂圈亦因其沉浸式體驗而備受追捧。本文將介紹21:9超寬螢幕的特性,從其定義、優缺點、關鍵技術規格,到選購要點,並檢閱目前 4 大熱門型號,助消費者判斷「帶魚屏」是否適合自己。
所謂21:9螢幕,即螢幕的寬度約為高度的2.33倍,相較於主流的16:9寬螢幕,能在橫向提供更廣闊的顯示空間。例如,一個34吋的21:9螢幕,其可視面積約等於一個27吋16:9螢幕額外加上約三分之一的橫向區域。這股趨勢或與產品價格日趨親民、軟件支援更成熟,以及更多針對性內容的出現有關。
對於專業人士而言,21:9螢幕最顯著的優點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額外的橫向空間意味著可以同時並排顯示多個應用程式視窗,減少切換頻率,令工作流程更順暢。例如影片編輯師可以更完整地展示時間軸,程式開發員能一邊編程一邊查閱文檔,金融從業員則可同時監察更多市場動態。即使是日常辦公,在撰寫報告或處理文件時亦能顯著提升效率。有調查顯示,高達79%的員工認為使用超寬螢幕提高了生產力。
娛樂方面,21:9螢幕憑藉其更寬廣的視野,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觀看闊銀幕比例(如2.35:1)拍攝的電影時,能完美填充畫面,消除16:9螢幕常見的上下黑邊,提供影院級體驗。對遊戲玩家而言,更寬的遊戲視野(FOV)有助於更早發現戰況,帶來競技優勢,且視覺變形效果通常較16:9強行拉闊為佳。
然而,選購「帶魚屏」前亦需考慮其潛在缺點。首先是價格,一般而言21:9螢幕會比同級16:9螢幕昂貴。其次是桌面空間需求,其「長」的特性意味著需要更寬闊的桌面擺放,對於寸金尺土的香港家居環境尤其需要注意。此外,部分較舊的應用程式或遊戲可能未原生支援21:9比例,導致畫面拉伸或出現黑邊;目前主流串流影片亦仍以16:9為主,觀看時或有左右黑邊。
更重要的一點是,21:9螢幕(尤其高解像度如3440x1440 WQHD)因像素總量大增,對電腦顯示卡的性能要求更高,遊戲玩家或需承受20-35%的幀率下降,這筆「GPU稅」是額外成本。選購時,解像度(WQHD被視為「甜點級」)、面板技術(IPS色彩準、VA對比度高、OLED畫質頂級但昂貴且有烙印風險)、刷新率(144Hz以上為佳)、反應時間及是否曲面(曲面增強沉浸感但或影響專業設計工作)等均是關鍵。
目前在香港有售的21:9超寬螢幕,主要集中在中階市場,普遍採用VA曲面面板、WQHD解像度及高刷新率,價格具競爭力。
這些型號普遍支援AMD FreeSync等Adaptive Sync技術,能有效減少遊戲畫面撕裂。消費者在比較時,應平衡價格與特定功能,例如小米G34WQi以高性價比提供180Hz刷新率。未來趨勢方面,OLED技術普及、更高刷新率(如540Hz)及5K2K等更高解像度將成主流。總括而言,21:9「帶魚屏」確能提升工作與娛樂體驗,但消費者需按個人需求、預算及電腦配置作全面考量。
型號 |
螢幕尺寸 |
解像度 |
面板類型 |
最高刷新率 |
曲面弧度 |
主要特點 |
參考售價 |
34 吋 |
3440×1440 QHD |
VA |
180Hz |
1500R |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1ms GTG, DisplayHDR 400, USB Hub, sRGB 125% |
||
34 吋 |
3440×1440 QHD |
VA |
180Hz |
1500R |
AMD FreeSync Premium, 0.5ms MPRT, 2 x 3W 喇叭, sRGB 99%, 自然低藍光 Eyesafe 2.0 認證 |
||
34 吋 |
3440×1440 QHD |
VA |
160Hz |
1800R |
AMD FreeSync™ Premium, HDR10, 1ms MBR, 7W 喇叭, sRGB 99%, 可調校支架 |
||
34 吋 |
3440×1440 QHD |
VA |
180Hz |
1500R |
FreeSync Premium, VESA DisplayHDR 400, 1ms (VRB), 內置喇叭 |
||
34 吋 |
3440×1440 |
VA |
180Hz |
1500R |
MPRT 1ms, TÜV 低藍光認證, RGB 色彩效果 |
*** 提醒大家,購買前留意訂購平台的使用條款及細則,一切以訂購平台公佈的價錢為準。數量有限,售完即止;所有優惠細則更新至 2025 年 5 月 22 日,訂購平台保留更改優惠權利,U Lifestyle 概不負責。***
掌握了基本知識和市場資訊後,也來看看一些實用的選購貼士。
選擇 21:9 超寬螢幕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幾點:
Source:Fortress、各品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