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施壓蘋果 要求美國銷售iPhone須當地製造否則關稅25% 郭明錤這樣評價

| Simon Chan | 24-05-2025 14:39 |
特朗普再度施壓蘋果 要求美國銷售iPhone須當地製造否則關稅25% 郭明錤這樣評價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向蘋果公司施加壓力,要求其將在美國本土銷售的iPhone轉回美國本土生產製造。特朗普透過社交媒體發文明確表示,已告知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期望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於美國生產,而非在印度或其他地區,否則蘋果必須向美國支付至少25%的關稅。此番言論一出,隨即引發市場對蘋果供應鏈的憂慮,多間蘋果供應商的股價應聲下跌。

據《快科技》報導,受此消息影響,蘋果多間主要供應商的股價均錄得跌幅,當中包括Cirrus Logic跌2.3%、思佳訊(Skyworks Solutions)跌4.2%、Qorvo跌3%、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跌3%,以及博通(Broadcom)跌1.6%。市場擔心,若特朗普的要求最終落實,將迫使蘋果徹底改變其目前以亞洲為核心的全球化生產及供應鏈策略。

供應鏈憂慮浮現 分析指遷廠不切實際

分析指出,將iPhone生產線大規模遷回美國,對蘋果而言將面臨極大挑戰。首先,這不僅需要投入天文數字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更可能導致iPhone的製造成本大幅攀升。有分析師估計,若iPhone在美國本土製造,其零售價或需飆升至3500美元(折合約2.5萬港元)的水平,消費者是否願意承擔如此高昂的價格,將是一大疑問。

此外,完成如此龐大的產能轉換,預計至少需要5至10年時間,這使得該計劃在實際操作層面上幾乎不具有可行性。分析認為,強行搬遷生產線不僅會嚴重擾亂蘋果數十年來精心構建的全球化供應鏈網絡,更可能徹底顛覆其現有的商業模式和成本結構。

郭明錤:蘋果寧付關稅亦勝於遷廠

著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亦在其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指出從盈利角度考量,對蘋果而言,承受對在美國市場銷售的iPhone徵收25%關稅的衝擊,遠比將iPhone組裝線遷回美國本土更為可取。「In terms of profitability, it's way better for Apple to take the hit of a 25% tariff on iPhones sold in the US market than to move iPhone assembly lines back to US.」

特朗普的最新要求,無疑為蘋果公司未來的生產佈局及成本控制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市場將密切關注蘋果如何應對這一政治壓力,以及其對全球科技產業鏈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目前,蘋果公司尚未就特朗普的言論作出官方回應。

Source:Ming-Chi Kuo @ X快科技

相關文章

Page 1 o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