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早前參加了「科創灣區 向光而行」論壇,活動在光明區華强科技生態園舉行,並通過論壇、集市、考察,幫助港澳企業瞭解深圳的創科資源,並吸引300多位來自粵港澳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及重點企業代表參會。近年來,深圳市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深圳的20+8 產業政策,對香港來說具有不少借鑑的地方。
重點產業包括大健康、大科學、大裝備的光明科學城,不單是光明區閃亮的名片,也是深圳市重要的科技創新載體。當中光明區的深港澳科技基地以打造成為光明科學城深港澳科創資源集聚地和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第一站爲目標,是光明區科創生態的重要行動力量。
光明科學城崛起 打造灣區科創引擎
光明科學城連續3年入選全國科技城百强榜,排名從第24名躍升至第7名,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光明科學城已進入設施建設和運營幷行階段,集中布局23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
在主題分享環節,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馮軍、深圳首盛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崇嶺、香港青年科學家協會執行主席高博,分別後對光電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高端工業母機産業生態體系、大灣區科創新範式作分享,為創新創業提供寶貴經驗與分享,助港澳企業瞭解與前沿科技息息相關的新質生產力。
圓桌聚焦協同 「政產學研」深度對話
在圓桌對話中,講者圍繞「從實驗室到市場,如何構建高校-企業-政府的協同創新生態」進行深度對話,談到政產學三方合作的重點與難點、並提及知識産權管理及科技成果轉化等重要議題,當中更呼籲會眾就「科技創新」及「創新科技」這兩個看似相同,但本質不一樣的重要概念作深度思考。
在深港澳科創集市上,展出了光明深港澳基地在孵企業的科技産品,當中包括超高清智能顯示、精密儀器設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領域。
科創集市與實地考察 體驗創新活力
在下午的INNO-GM光明科技考察行中,考察了光明區深港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光明區城市規劃展覽館、大灣區工業能力中心、光明天安雲穀,實地瞭解光明區創業孵化基地環境、城市建設情况、工業創新柔性服務平臺以及産業發展生態,感受光明區科技創新澎湃活力。
光明深港澳基地等科技轉化載體不單會持續深化區域協作,更搭建科創交流與合作平台,加速産業資源和創新要素的集聚與鏈接,加快激發科創動能,協助光明區建設「一城三區」。
(作者為立方匯集團大灣區戰略合夥人黃麗芳博士。題為編輯擬定。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黃麗芳博士現任立方匯集團大灣區戰略合夥人,負責集團在香港的業務發展,協助香港企業在深圳開業,並提供相關政策諮詢、品牌推廣、企業落地等服務,亦協助內地客戶來香港發展。她曾任前海管理局的香港公司總經理。現擔任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香港菁英會副主席、大灣區5G 產業聯盟副主席兼董事等職務。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