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香港馬路上,自動波私家車已成為主流,不少駕駛者貪其方便,毋須像「棍波車」般頻繁操作離合器和轉波。然而,一個關於自動波操作的疑問,卻經常在各大汽車討論區引起熱議:當遇到紅燈需要停車等候時,究竟應該將波棍保持在D波(前進檔)並踩實迫力,還是應該轉入N波(空檔)?有駕駛者認為轉N波能減輕引擎負擔,但亦有人擔心頻繁轉波會損耗波箱。為此,我們請教了專業車房師傅,從波箱設計原理和損耗角度為大家拆解迷思。
燈位停車用P波?大錯特錯!
首先,對於有部分駕駛者認為停燈位可以轉入P波(泊車檔)的做法,MARS 馬路仕車房維修技師吳先生明確指出,P波是專為長時間泊車而設計,其內部結構會鎖定波箱輸出軸,絕不適合在短暫的燈位停車時使用,強行使用或操作不當可能對波箱造成損害。
那麼,D波和N波又該如何選擇?MARS 馬路仕車房維修技師吳先生指出,汽車製造商在設計自動波箱時,普遍預計駕駛者會「D波走天涯」,即大部分時間保持在D波行駛。雖然在D波狀態下停車等候,引擎仍會對波箱施加輕微負載,離合器部件亦可能存在極輕微的摩擦,但這些影響在設計時已被充分考慮,對波箱的實際損耗微乎其微。他補充,現時部分新款自動波車輛更配備停車自動熄匙或自動斷開動力連接的功能,駕駛者更毋須刻意轉換波檔。
D波、N波點樣揀?師傅建議:長踩迫力更佳
至於轉入N波停車,雖然確實可以完全解除引擎對波箱的負載,讓引擎稍作「休息」。但吳師傅提醒,這個操作的代價是增加了轉波的次數。每次停燈位,從D波轉入N波,再從N波轉回D波起步,一停一開至少涉及兩次波檔轉換。自動波箱的設計原意並非預計駕駛者會如此頻繁地在D、N波之間切換。長遠來看,這種頻繁的轉換動作對波箱內部機件造成的磨損,反而可能比一直保持D波踩迫力更大。
Source : 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