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科技專才培育計劃」 主攻博士後專才再工業化

| 鍾案平 | 22-08-2018 14:00 |
港府推「科技專才培育計劃」 主攻博士後專才再工業化

【e-zone 專訊】毋須等今年《施政報告》,香港政府近期似乎很積極推動科研。創新科技署今日宣布以先導形式推出為期 5 年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包括博士專才庫企劃和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

博士專才庫企劃資助獲創新及科技基金(基金)撥款的機構,以及香港科技園和香港數碼港的培育公司及從事創科工作的租戶,聘用最多兩名博士後專才從事研發工作。基金會為每名博士後專才提供每月 32,000 元的津貼,最長 24 個月。

需持 STEM 相關博士學位

有關的博士後專才需持有由本地大學或具特別認受性的非本地院校頒授的 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具特別認受性的非本地院校是指在世界大學排名榜(例如 QS 世界大學排名榜、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榜和倫敦時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榜)就 STEM 相關科目位列前 100 名的院校。

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

至於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由職業訓練局管理,以「2:1」的配對形式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高端科技培訓,特別是跟「工業 4.0」有關的培訓。計劃學員需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並受聘於非政府及非受資助的本地企業。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去年《施政報告》公布,已預留港幣 5 億元基金開展科技專才培育計劃,並於 6 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希望本港僱主改建改善用「科技專才培育計劃」,招聘專才從事研發活動,以及培訓現有的員工應用高端科技為業務增值。

業界:受惠科創隨時得兩成

光子網絡數據中心行政總裁馮德聰認為,專才培育計劃相關政策對於集中做高科技及研究的公司應該會有幫助,但是政策究竟怎樣選擇人才,顯示出政府對於現時創科界的環境,認識上明顯存在有誤差。

計劃中的人才條件要求是要跟 STEM 及「工業 4.0」有關,但很多需要搞「工業 4.0」 的公司未必是從事高科技或科研的公司;單純搞研究及高科技的公司,亦未能完全代表整個創科行業。創科公司其實未必需要博士級人才創新。

事實上,創科也可以是很平實的產品,未必每件也需要博士級人才參與研發。換言之,這個政策,可能只對兩成創科業的公司有利,其餘的 80% 只能「望門興嘆」。馮德聰坦言,這也是種政策傾斜,「不患寡而患不均」。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