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全球的金融科技環境,快速支付系統發展超過 10 年。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的標準,快速支付技術具備即時(immediately)和隨時(any time)兩大特性。全球最少有 20 個國家已設快速支付系統。根據 BIS 報告,南韓早在 2001 年推出電子銀行系統﹙EBS﹚,而英國的 Faster Payments Service 則在 2008 年面世,為首個 G7 國家推出同類服務,把處理跨行支付的時間從以往透過 BACS 系統所需的 3 個工作天,縮至數小時。
獅城減現金交易
新加坡 2014 年推出電子轉帳系統 FAST(Fast and Secure Transfer),去年 7 月更推出 P2P 的 PayNow 快速無現金支付,透過電話號碼或身份證號碼識別對方,在銀行帳戶之間轉帳,更有意取代支票和減少國內使用現金。
當地傳媒今年 6 月報道,PayNow 有超過 140 萬人註冊,自去年推出以來,已經有 9 億新加坡元資金在 PayNow 服務上流動。今年 8 月,PayNow 更推出企業版,讓企業客戶通過 PayNow 在新加坡付款、收取款額和進行轉帳,走向 B2P 和 B2B。
在推出 FAST 和 PayNow 之後,新加坡將逐漸減少現金,並預計 2025 年前逐步淘汰紙張支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董事、教育部長 Ong Ye Kung 預計,國內自動櫃員機的提款金額將每年減少 3 億新加坡元。但他認為毋須成為真正無現金社會,因始終有部分國民需要使用現金,但多個金融轉帳系統上線後,可用電子交易取代,大幅減少使用現金。
亞洲手機作先鋒
業界預計,無現金交易將是未來大趨勢,亞洲更是一股強大勢力。根據 Capgemini 和法國巴黎銀行發表的《2017 年世界支付報告》,全球無現金交易從 2010 年的不到 3,000 億宗,飆升至 2017 年的 5,000 億宗,預計到 2020 年將進一步增長至 7,000 億宗。
亞洲新興市場(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的無現金交易將快速發展。《2017 年世界支付報告》預測,2015 年至 2020 年期間,亞洲無現金交易數量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 30% 以上。相比之下,歐洲與北美的增長分別只有 6% 和 5%。
數碼化金融交易在中國發展尤其迅速。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國互聯網用戶通過《微信支付》或《支付寶》等掃描二維碼方式,繳付日常生活的各種費用。到 2020 年,中國的第三方支付交易額有望達到 300 萬億元人民幣(折約合 47.6 萬億美元),相當於 2016 年的 3 倍。流動支付將佔支付總額七成以上,而 2016 年時還僅約佔一半。
Photo:法新社、何志衡、GIS、互聯網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