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推動未來教育?2019 科技教育新趨勢(一)

| 三十三 | 30-01-2019 22:22 |
AI人工智能推動未來教育?2019 科技教育新趨勢(一)

自兩年多前,在香港教育局積極推動 STEM 教育下,不單教育界,商界、大專亦紛紛努力研究、思考相關的科技配套措施。良性循環下,與教育相關的科技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來到 2019 年,STEM 及科技教育將朝向那個方向發展,相信也是不少教師,甚至是學生或家長所關心。

記者走訪多位在香港推動 STEM 教育出力不少、多次在不同創科活動、展覽、比賽活躍的教育持份者,就着 2019 年科技教育的趨勢,簡單分享他們的獨到見解,從中探索本地未來科技教育路向。

AI人工智能推動未來教育?2019 科技教育新趨勢(一)
當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擁有自己的數碼設備,便可享更為平等的學習機會,接受教學的模式也可廣泛。

建立學習數據互通平台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

為配合 AI 支援 STEM 教育這個方向,鄭弼亮指,學界對於構建 AI Lab 的需求將增加,以提供平台讓學生創作及測試作品。此外,不少學校也開始透過大數據及 AI 分析學生學習進度,惟數據格式不統一,難免令教育程式開發商或書商等持份者,無法配合發展。鄭弼亮表示教育城即將於 9 月開展的「EdData」平台,便希望可為學生的學習數據制定標準格式,並可在學校及學生同意下,實現互聯互通,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AI人工智能推動未來教育?2019 科技教育新趨勢(一)
鄭弼亮強調,在使用更多科技提升學習效率之餘,更須留意科技帶來的不良影響。

惟鄭弼亮更強調,在更多的使用科技在提升學習效率之餘,更須留意科技帶來的不良影響,因而學校除切實執行「可接受使用政策 (Acceptable Use Policy;AUP)」,亦需從學生接觸科技之始,開始灌輸正確使用觀念。

藉數碼化平等學習 
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朱子穎

學生現已可向政府申請最高 4,000 港元資助額,購買支援學習需要的平板電腦,從令貧富同學皆有平等機會,打好學習基礎。朱子穎表示,學校藉 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不單學生將可開拓更多學習可能性,學校也可邁向適應性學習 (Adaptive Learning) 層次,藉系統收集學習數據作出分析,透過 Machine Learning 或 Deep Learning,觀察學生行為模式,繼而給予教材、學習課題等適當建議。

不過朱子穎校長直言,隨着科技發展的領先,教育觀念也需,不能停留讀書只為賺取優質生活的「貧窮觀」,學習應為追求知識及真善美,解決前人未能處理的問題。

AI人工智能推動未來教育?2019 科技教育新趨勢(一)
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朱子穎。

Photo:經濟日報圖片庫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