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仔、居屋仔和私樓仔在討論區上的相關討論帖文,經常會演變成網上熱門話題。最近連登網民「沈門量子 IT 貓」,發現作為香港政府部門的香港郵政,原來早已按照香港居民的年齡、居所類別(公屋、居屋和私樓)、居住地區和在職情況,將香港人「分門別類」,可見在官方定義下,公屋仔、居屋仔、私樓仔和村屋仔同樣存在分別!
香港郵政為了推廣旗下的通函郵寄特選服務,將香港住戶分類成以下 12 個群組,讓客戶可以按照推廣目標,使用郵局的服務將廣告通函寄至目標客戶。
A. 國際視野 B. 都市時尚 C. 豐足成熟 D. 小康家庭 E. 置業安居 F. 鄉郊風情 G. 繁囂鬧市 H. 公屋基層 I. 草根大衆 J. 打拼未來 K. 黃昏歲月 L. 公僕家庭 |
【精選報道】
每個居民群組中,還會分成多項類型。以定義為「居住傳統豪宅區,擁有高學歷、高收入的家庭和人士」的「A. 國際視野」為例,便細分成「A01 成就之巔」、「A02 穩健富裕」和「A03 洋房雅舍」等多種類型,總類型數目為 38 個。香港郵政還統計了各住戶類型佔香港家庭住戶的百分比,以收入和資產普遍最高的「A01 成就之巔」、「A02 穩健富裕」、「A03 洋房雅舍」等 3 種類型為例,相加起來約佔香港家庭住戶的 4.6%。
各種居民類型的名稱,其實也盡量使用了中性或褒義的詞彙,以被形容為「中、晚年本地人士,居於較偏遠地區的公共房屋。他們的子女都已成人,並不同住。他們的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多數人已無工作,有工作的通常從事非技術工種,收入微薄。電視節目是他們主要的娛樂」的居民為例,則被定義為「K37 邊域空巢」類型。與此同時,居民的社會地位、收入和資產,也並非完全按照英文字母順序以漸退式排列,像形容為「有中、高學歷的年青家庭,住在政府或公營機構僱員宿舍」,由俗稱為「鐵飯碗」的公務員,所構成的住戶群組,則被定義為「L. 公僕家庭」,成為 12 個群組中的最後 1 個。
【精選報道】
網民意見
點擊此連結可觀看香港郵政所定義的居民組別和分類。
【精選報道】
【精選報道】
Source:連登、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