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4o|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近期為其旗艦模型 GPT-4o 加入整合式的「文生圖」功能,讓用戶可以直接在 ChatGPT 界面內生成及修改圖像,無需再跳轉至 DALL-E。這項更新隨即在網上掀起熱潮,其中模仿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所屬的「吉卜力工作室」畫風尤其受到追捧,大量「吉卜力風」圖片在社交媒體上瘋傳,甚至 OpenAI 行政總裁 Sam Altman 也將自己的社交媒體頭像換成這種風格。
新功能的推出,無疑降低了圖像生成的門檻,讓普通用戶也能輕易「體驗」成為動畫大師的感覺,創作具有獨特風格的圖片。然而,「吉卜力風」的火爆也為 OpenAI 的伺服器帶來巨大壓力。Sam Altman 日前便透露,由於用戶反應熱烈,公司的圖像處理器(GPU)資源面臨嚴峻挑戰,因此需要暫時實施一些速率限制,並會努力提升系統效率以應對需求。
風格模仿惹爭議 版權界線模糊不清
隨着「吉卜力風」圖片的廣泛傳播,關於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版權問題再次成為焦點。以《千與千尋》、《龍貓》等經典作品聞名的吉卜力工作室,從未授權 OpenAI 使用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事實上,當在 ChatGPT 中被問及相關問題時,該模型亦明確表示,截至目前 OpenAI 並未獲得吉卜力的版權或授權合作。
法律界對於「風格模仿」是否構成侵權,目前仍存在爭議。有律師指出,著作權法主要保護具體的「表達形式」,而非抽象的「風格」或「創意概念」。因此,如果 AI 提供的僅是將照片轉換成特定風格的技術服務,通常不被視為侵權。然而,藝術家群體則普遍認為,使用他們的風格進行創作理應獲得授權。目前,在中國內地及美國均有相關的司法訴訟正在進行中,但尚未有明確的判決結果。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曾有超過一萬一千名創意工作者聯署公開信,譴責未經許可便使用人類藝術作品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的行為,認為這是對創作者的剝削。截至目前,吉卜力工作室及其母公司日本電視台尚未就 OpenAI 生成「吉卜力風」圖片的現象公開回應。這場由 AI 引發的藝術風格與版權界線的爭論,顯然仍將持續。
Source:快科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