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不同的創科或 STEM 比賽,是現時推廣 STEM 教育的其中一個方法。惟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卻不限於參與,還主動與不同機構協辦更多創意比賽,再邀請其他友校參加,務求讓學生有更多「體驗學習」機會,從中靈活應用 STEM 知識,並發現自己創科上的潛力,當然也可以更開心學習。
比賽不論輸贏
該校有多積極參與比賽?負責統籌 STEM 教育的鄧汝華老師稱,該校曾經同時讓同學參加 7 個不同範疇及大小的比賽,而當中有比賽的出賽同學數目達 40 人,每名同學也有機會參與。校長崔家祥笑言,該校讓學生參與各種創科比賽,得獎與否無關重要,校方只希望藉比賽讓同學在既定環境及內容下,能夠有動力施展渾身解數,將日常所學皆能混合運用,實踐「體驗學習」的教學模式,同學們也可從而得知平日學懂多少,在學習上亦有所提升。
專門創作學生比賽
不過,即使坊間有無數比賽可參加,也未必都配合該校教學目標,所以校方便積極為學生舉辦針對式的比賽。崔家祥又指,既然舉辦比賽,就不要躲起來自己玩,公開的讓其他有類近目標的友校一起來玩,而且還可讓學生看看其他學生在同一個課題下,會有什麼樣的創意,使他們也能開展眼界之餘,明白自己那方面的不足。
當中包括去年該校與伊利沙伯中學首次合辦的「全港無人機編程大賽」,來自 30 多間學校同學,共同以 Scratch 編程無人機,進行闖迷宮式的過關比賽,讓學生活學無人機編程,理解未來社會無人機扮演的角色。
合併式跨科教學
比賽以外,崔家祥也形容學習其實無分科目,學習就是生活體驗。該校的 STEM 在跨科學習的同時,亦鼓勵老師們積極思考如何配合其他科目,創作不同的 STEM 學習活動,過程中更向老師們強調勇於嘗試,「從錯誤中學習」,即使犯錯也可日後一起再作微調,提高成效。
因此該校的 STEM 活動都會以一個主題,讓學生運用中、英、數、常或任意科目自我創作。崔家祥透露,來年復活節以「食物」為題,同學編寫食譜、透過視藝角度形容食物、科學上分析食物成份、計算食物卡路里,都可以作為報告提交。
學習編程至學懂尊重
從該校的 STEM Lab 內散落各處的編程機械人、無人機、機械車等,也能明白校方對編程的重視。鄧汝華老師表示,小息時間同學們都會湧至 Maker Room,各自為比賽準備之餘,也會繼續研究自己的編程項目,每每聚集學生。至於校方為何重視編程學習,即使初小同學也學習簡單邏輯,崔家祥解釋,編程是生活上處理難題所必須的思考方法,從小培養,有利同學漸提升思考複習性及精確性。
他更強調,該校編程教學是跨科合作,同學們不只學習編程技巧,更多是對生活解難的體驗,從而再延伸開去,學懂「尊重」態度,明白社會不同群體的需要,包括環保、老人等等,切身處地主動為他們思考解決日常問題的返法。
為長者設計明日家居
此外,該校早前也與 Tublock 香港總代理普斯特合辦「愛秩序灣官小科創盃『明日家居』創新科技挑戰賽」。參賽的 26 隊學生們需要以「家居安老」及「節能減廢」為題,藉 micro:bit 編程為長者設計未來智能家居,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為方便輕鬆。
判定老友是否跌倒
該校學生利用 Tublock 拼砌的「老友拐杖」的概念很簡單,便是偵測拐杖是否處於正常狀態,假若長時間傾側便判定老友記跌例了,繼而發出通知。
節能風扇
感應自然風力,繼而開關室內電風扇,概念不是太複雜,但若然是一個小二女生想到的,會否有點驚喜。節能風扇便是該校小二的吳苑瑜同學親手製作及編程。
未來智能生活空間
有人行過便亮燈、溫度偏高便開冷氣,再加上太陽能電池節能、魚菜共生系統增加環保意識,這便是高主教小學同學們的未來智能生活空間,想想也會讓人住得舒服,難怪勇奪冠軍。
收集洗手水沖廁
為免洗手盆的洗手水被浪費,青衣商會小學的同學便設計「活塞儲水器」,將洗手水都收集起來,再用以沖廁,既環保也節省用水。
智能種植場
仁濟醫院陳耀星小學同學的「節能溫室」模型看似很粗糙,卻很有智能。配備的溫度感應器可以調空風扇以嚴格保持室溫;泥土則插入濕度感應器,可通知主人泥土乾涸,是時候淋水。
more about:挑戰登陸月球計劃
該校經常與不同機構協辦不同比賽,規模也不限於本土為主。早前該校便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達成合作協議,將於 2020 年年中合辦「2024 登月計劃」比賽。參賽同學將就大會指定 3 個主題,包括:負載量、水資源及棲息地提出解決方案,並製作展示模型及以英語撰寫書面建議。該校更會與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在賽前舉辦多場工作坊,讓有興趣讓學生參與的老師們,更為理解月球的種種知識,及如何容易就該 3 個主題設計適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