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幻電影都會有角色之間,用投影實時對話的劇情,其實現時的科技已經可以做到。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便研發了一套可實現互動的在線 VR 虛擬實境系統,對方能以 3D 立體形式在眼前出現,有如看到真人一樣,能更有效進行教學及傳遞知識,兼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減少人與人接觸的機會。
【相關報道】
現時我們利用互聯網,以影像方式與人對話交流,通常都是透過一個 2D 屏幕。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香港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開發出更栩栩如生的虛擬實境系統。
我們較容易接觸的 VR,例如電玩,通常都是用 3D modeling 繪製出來。港大這套系統則是透過這幾個小型攝錄機和感應器,捕捉眼前的景象,再利用 5G 的快速網絡,將資訊傳至另一方。另一邊的用家,只要戴上特製的眼鏡,便可透過屏幕投射,看到對方的 3D 立體影像。看出來的效果,就像有真人站在面前一樣,而且還可實時進行互動溝通。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創科)劉應機博士及其團隊解釋,製造VR 虛擬實景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個方法是利用光學鐳達 360 度掃瞄,將現實環境變成點雲 (Point cloud) 。意思就是環境上的每點資訊,包括 x、y、z 座標及顏色,然後再用電腦創造出出 VR 虛擬實景世界。
至於 VR 的發展方向,劉應機博士認為 VR 並非單是科技,很多時都會涉及人,例如用家感受,所以未來會加強跟其他學系合作作進一步發展。港大工業及製造係統工程系博士研究生伍嘉浚表示,用家使用 VR 會覺得頭暈不適,其中一個原因是眼前事物,跟其他觀感不協調所致,團隊未來的其中一個方向,就是想改善這個情況。
現時的科技的確可讓 3D 影像呈現在眼前,但港大工業及製造係統工程系 IT 經理陳建業估計,離全面普及還要很長的時間。不過也許 10 多年後,我們也能以這種投射 3D 形象的方式作日常對話。
【相關報道】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