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開創性的運動健康技術 HUAWEI TruSense 系統將進行重大升級,加入創新的分佈式超感知模組技術,目的是在科學基礎上,實現更精準、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應用。
華為指出,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相關政策的引導,主動健康管理已成為趨勢。運動、睡眠、情緒及飲食被視為影響健康的四大基石,相關市場亦蓬勃發展。這一切都反映出大眾健康觀念正從「被動醫療」轉向「主動健康」。在此趨勢下,醫療健康與智能科技的融合不斷加深。例如,華為與 301 醫院合作的心臟健康研究成果已被納入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的房顫管理指南。而中國最新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亦首次認可,經專業機構驗證達標的可穿戴裝置可用於日常血壓監測。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字健康全球戰略》及「健康中國 2030」規劃等政策,均強調了數字技術及可穿戴裝置在促進全民健康、實現主動健康管理方面的重要性。華為致力於通過創新技術,讓大眾能享受更精準、便捷和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公司已完成從硬件、操作系統、技術平台到服務的全面戰略佈局。在健康監測技術層面,華為構建包括 TruSeen 體徵監測、TruSleep 科學睡眠、TruSport 科學運動等在內的六大核心技術能力。
人體健康的複雜性意味著單一指標監測遠遠不足。為此,華為於 2024 年推出了整合性的運動健康感知系統品牌 TruSense「玄機」,開創智能健康新典範。華為解釋,「玄」在道家哲學中代表深奧玄妙,象徵人體的未知奧秘;「機」則源於古代觀測天象的儀器「渾天儀」,寓意幫助人類觀測身體奧秘,掌握健康狀態。TruSense 系統以「準確、全面、快速、靈活、開放、可延展」六大特性為核心,重新定義智能健康監測。
要實現準確監測,尤其是在日常佩戴和運動等複雜場景下,對技術提出了極高要求。華為通過在光學、電學、材料學等領域的持續深耕,推出「超感知模組」。該模組採用多光路分區設計擴大信號採集範圍,創新的多通道光路結構增強深層信號探測能力,以及借鑒精密光學工藝的一體化超隔光玻璃提升信號質量超過 20%。這些技術使得華為穿戴裝置在跑步場景下的動態心率準確率達 98% 以上,日常血氧測量誤差小於 2%,並獲得瑞士 SGS、歐盟 CE MDR 等專業機構的認可。
在 TruSense 準確性的基礎上,華為並未止步,今年更帶來全新升級「分佈式超感知模組」技術。此前的超感知模組主要集中於腕部收集信號,而新的分佈式技術則認識到人體不同部位在特定信號監測上的獨特優勢。華為解釋,指尖部位因皮膚較薄、血管密集,且黑色素及毛髮干擾較少,在心血管等監測場景中具備獨特優勢,有助捕捉更精細的生理信號。
分佈式超感知模組技術將超感知能力從腕部延伸至指尖,通過腕部與指尖傳感器的分佈式部署,結合光學、電學、聲學、力學等多模態信號融合,更有效地分析不同信號間的關係。這不僅能利用不同身體部位的生理差異優勢,提升監測的「解像度」,更能實現全天候、更準確、更快速的體徵監測。例如,在血氧監測方面,新的分佈式系統帶來顯著速度提升,可即時反映血氧水平變化,有望實現媲美醫療級指尖血氧儀的便捷體驗。
TruSense 的「全面性」體現在其不斷擴展的監測能力。目前已覆蓋人體八大健康系統中的六個,支持超過 60 項檢測指標。相比傳統體檢需時較長,TruSense 的「Health Glance」微體檢功能,僅需約 60 秒就能完成一次多維度評估,生成的報告覆蓋超過 10 項指標。根據最新公布,該功能未來更將新增心率變異性(HRV)、情緒健康及卵巢功能評估等重要指標,令監測能力更為全面。 同時,系統亦能實現如呼吸健康風險評估(結合血氧、心率、咳嗽音等)和情緒健康輔助管理(基於 HRV 分析等)等進階應用。
TruSense 系統的「靈活性」如同「砌積木」,可根據不同產品定位和用戶需求,靈活組合傳感器與算法能力,例如針對血壓管理提供醫療級動態測量或無感化風險評估方案。而「開放性」是華為運動健康生態的基石。通過 Huawei Health Service Kit 和 Research Kit 等平台能力,華為積極與全球產、學、研、醫等夥伴合作,共創數字健康未來。
至今,華為運動健康生態已接入超過 1200 個應用,生態月活躍用戶達 2 億;與超過 160 家機構合作開展了 260 多個研究項目,超過 1500 萬用戶參與其中。與 301 醫院長達六年的心臟健康研究,參與人數超 650 萬,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同類研究。合作案例還包括與達能探索精準營養、與運動 App 合作提供專業分析等。
Source:HUAWEI、ezone.h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