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珊瑚新出路 港大團隊 3D 打印人工礁盤

| 何兆洋 | 13-11-2020 19:54 |
復育珊瑚新出路  港大團隊 3D 打印人工礁盤

香港地方雖然很小,也沒有正式的珊瑚礁,但香港珊瑚品種卻多達 80 多種,主要分布在香港東北面的水域。不過近年香港珊瑚面臨各種威脅,包括 2015 年時遇上紅潮及珊瑚大規模受損事件,所以促成了港大 3D 打印人工珊瑚礁盤的項目,讓碎落的珊瑚可以依附生長,增加牠們的存活機會。

  • 近年香港珊瑚面臨各種威脅,包括 2015 年時遇上紅潮及珊瑚大規模受損事件
  • 由港大建築學院製作及物料科技實驗室轄下的機械製作實驗室,以及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SWIMS)合作進行
  • 人工珊瑚礁盤今年 7 月放入海下灣海岸公園三個地方,佔地共 40 平方米

【相關報道】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 2070 年所有珊瑚可能滅絕【下一頁

這個珊瑚復育項目獲漁農自然護理署委託,並由港大建築學院製作及物料科技實驗室轄下的機械製作實驗室,以及理學院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SWIMS)合作進行。當時 SWIMS 的副教授 Dr. David M. Baker 等人看到香港珊瑚面對的問題,認為利用 3D 打印人工珊瑚礁盤,可以幫助碎落的珊瑚生長,於是特意找建築系幫忙,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及試驗後,製成現時大家看到的珊瑚礁盤。

復育珊瑚新出路  港大團隊 3D 打印人工礁盤

SWIMS 團隊研究員余碧芬(Vriko)解釋,以前海洋生物學家會用石磚等傳統建築物料做人工礁盤,但不能提供一個真正具隱定性的結構,所以便想到用 3D 打印人工礁盤。現時製成的人工礁盤,無論是體積、重量都更合適,陶泥這物料全天然,其酸鹼度適合海洋生物。另外這個腦狀結構,更可成為很多海洋小生物的棲息地。

復育珊瑚新出路  港大團隊 3D 打印人工礁盤

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Christian Lange 表示,其實這個人工礁盤造過很多個版本,經過多次研究試驗後,最後用上現時這個版本,並打印了 128 塊,於今年 7 月放入海下灣海岸公園三個地方,佔地共 40 平方米。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講師 Lidia Ratoi 補充,人工礁盤設計成六角形,主要是考量到可讓潛水員更易組裝。

復育珊瑚新出路  港大團隊 3D 打印人工礁盤

該項研究仍在進行中,團隊選擇了海岸公園史上最常見的三種珊瑚物種進行研究,當中包括鹿角珊瑚(Acropora)、扁腦珊瑚(Platygyra)和十字牡丹珊瑚(Pavona),組合成一個多元聚集的生態環境。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海洋科學家將測試三種珊瑚的不同組合,包括單一、混合和混養三種保育模式,對生態復育的影響,並在未來的一年半內持續監測珊瑚礁盤的應用。

復育珊瑚新出路  港大團隊 3D 打印人工礁盤

研究人員希望利用珊瑚礁盤作為珊瑚復育的新出路,既可加快修復珊瑚,亦能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假如今次的項目能取得成功,團隊希望能將合作範圍擴展到其他有需要的地區,提供切合當地環境而設計的 3D 打印珊瑚礁盤,與各地分享本港的珊瑚復育經驗,協助當地珊瑚群落的復育發展。

【相關報道】【睇片】3D 打印屋 3 個月建成兼平一半 網上落單「直送」交貨【下一頁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