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冠肺炎死亡率低於歐美 日本研究指或與人種基因有關

| 何兆洋 | 06-01-2021 20:57 |
亞洲新冠肺炎死亡率低於歐美 日本研究指或與人種基因有關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帶來巨大傷亡,不過各地的情況亦不盡相同。早前日本有團隊進行研究,指亞洲的整體死亡率仍低於歐美國家,認為或與人種基因有關,研究更發現亞洲民眾體內存在特殊抗體。

  • 一年來亞洲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僅占全球染疫死亡人數的 2.4%
  • 團隊推斷亞洲民眾可能曾經接觸過類似的病毒
  • 有學者認為亞洲人種曾暴露在類似的病毒下,因而出現了免疫基因

【相關報道】

亞洲地區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 30%,但一年來亞洲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僅佔全球染疫死亡人數的 2.4%。亞洲是新冠病毒最早爆發的地區,但該地區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遠低於歐美國家。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兒玉龍彥(Tatsuhiko Kodama)表示,過去幾個月研究團隊針對日本 100 多名確診者的血清樣本進行檢測,發現患者的樣本中出現特殊抗體 IgG,這種抗體是人體在第 2 次接觸同一種病毒時才可能產生,首次染疫會出現的抗體 IgM 在患者中出現的比例反而較低,因此團隊推斷亞洲民眾可能曾經接觸過類似的病毒。

日本厚生勞動省前醫務技監鈴木康裕表示,有一派理論認為,在東亞有一種類似冠狀病毒的感冒廣泛傳播,許多人感染後對類似的病毒產生免疫力,儘管不是對新冠病毒完全免疫,也使新冠肺炎的確診患者重症率較低。不過至目前為止,尚未有研究支持這項論點。

除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之外,還有其他同類性質的病毒在亞洲地區流行多年。從這一基礎出發,有學者甚至認為亞洲人種曾暴露在類似的病毒下,因而出現了免疫基因。

日本多家大學的病毒學專家成立「冠狀病毒工作小組」,分組研究 500 名輕、重症患者,收集患者身上的基因樣本,將研究亞洲人種是否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天生的免疫能力。

不過也有意見認為,東西方對於防疫的態度不同也影響疫情發展,西方民眾多指責政府應對疫情不力,亞洲人較服從政府的指令,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國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採取隔離措施,同時亞洲國家居民習慣配戴口罩,相關因素都被認為是對控制疫情蔓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關報道】

想睇盡全城最 Hit 科技生活影片,請即【按此】瀏覽同埋 subscribe ezone.hk 嘅 YouTube channel。

Source:華爾街日報

Page 1 of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