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發達引來更多騙案?

| 方保僑 | 29-06-2021 11:46 |
金融科技發達引來更多騙案?

近來,我相信大家應該都發現,越來越多網上騙案,而且受害人亦越來越多,這是否與近年金融科技急速發展有關?

現時網上騙案,大部份都是由一個短訊或者電郵開始,不法分子利用非法途徑取得個人資料,或者通過盜取別人的社交媒體帳戶,然後進行詐騙,不過近年騙徒手法越趨成熟,令市民防不勝防。

分享一宗我個人親身經歷的事,某天有位朋友的社交媒體帳戶被盜,然後騙徒利用該帳戶發私訊給我,說因為某公司十周年大抽獎,需要發送一個驗證碼給我,再向我確認電話號碼,緊接我的電話便收到一個金融機構的確認碼,我就知道事有蹺蹊,於是致電朋友確認帳戶被盜,從而「踢爆」這宗騙案。

【精選文章】Amazon 引入手掌識別支付技術

也有是騙徒直接致電受害者,假扮銀行或者電訊公司職員,要求核實受害者的部份個人資料,當然騙徒能夠說出受害者某部份資料,於是有市民誤以為真,騙徒再利用金融公司的驗證系統發送驗證碼予受害人,並要求受害人提供驗證碼,然後再發短訊要求受害人將用戶密碼回覆該短訊,成功盜取該銀行戶口或支付工具戶口等。

或許你會問,為何騙徒能夠掌握受害者部份個人資料?大家還是否記得,幾個月前有幾間社交媒體,被不法分子利用網頁抓取技術(Web Scrapping),大量抓取社交媒體上的公開資料,包括了姓名、電話、電郵、婚姻狀況等,騙徒就利用這些資料向市民進行詐騙,因為他們掌握了市民的個人資料,令誘騙受害人的時候像真度提升。

【精選文章】視像監察系統被入侵 數百企業受影響

所以大家為了保障自己,需盡量將自己的個人資料從社交媒體中隱藏或刪除,如遇上任何聲稱政府機構或銀行職員,致電向你要求提供任何驗證碼或密碼,就算該職員能夠說出你的個人資料,也絕不要掉以輕心,應該直接向該金融機構或者電訊公司查詢。最後,當然是不要登入不明來歷的網站,將自己的帳戶資料及密碼雙手奉上,做好「個人防火牆」,便能大大降低被騙的可能性。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