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同國家及地區都愈來愈重視可再生能源,渠務署致力在轄下污水處理及防洪設施內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去年10月展開先導計劃,研究於蓄洪池安裝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首套系統今年 3 月底,已在元朗新田蓄洪池啟用,每年可產 3.7 萬度電,再加上另外兩套太陽能系統,每年可減約 32 公噸碳排放。
渠務署首次在元朗新田推出「蓄洪池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試點項目,並試行「可踏式」及「柔韌式」太陽能發電系統。三套系統每年發電量達 4.7 萬度電,相當於 14 個 3 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減排成效相當於 1400 棵樹。
浮式太陽能發電系統面積約 300 平方米,由 70 塊太陽能光伏板組成。其發電裝機容量約為 37 千瓦,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 3.7 萬度電,主體組件結構約 0.5 米厚,由聚酯纖維層、植物纖維層和乙烯膠浮力層組成,浮島外層用土工布包裹。
此外,在雨水泵房的維修平台的行人通道上,鋪有 92 塊「可踏式太陽能板」;泵房入水口螺旋泵槽蓋面上,則安裝了 108 塊「柔韌式太陽能板」。
渠務署正籌備於城門河浮式太陽能光伏系統先導計劃的工作,現已至最後階段。渠務署會在城門河近瀝源橋上游水面安裝一個小型模擬浮式太陽能光伏系統,收集數據以評估系統穩健性,安裝工程預計 7 月初展開。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科技影片
Source: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