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今日(3 月 23 日)公布有關 ChatGPT 等人工智能(AI)生成工具的教學策略,提出「6-P 教學取向」,鼓勵前線教學人員善用科技,提升學習效能。香港教育大學指出,AI 有助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創新思維,建議教學人員視 AI 為重要的教學夥伴,以積極的態度誘導學生盡早接觸新科技。學生可在課堂上使用 AI 輔助工具,惟必須在提交的課業中清楚交代,並就使用 AI 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教大亦要求教學人員根據專業判斷,並在偵測軟件的協助下,確保學生所呈交的課業符合大學對學術誠信的要求。此外,教大正構思在必修的通識課程中,讓學生使用 AI 生成工具完成三個學分的「電子學習歷程檔案」(ePortfolio),應用實踐新科技。
「6-P 教學取向」評估學生的學習進程,包括:
- Plan(寫作計畫):學生需計劃寫作的內容和結構,以有效回應一個議題、研究方向或問題。這與自主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的預備思考階段相對應,學生在這個階段設定目標並規劃下一階段的工作;
- Prompt(問題指令):學生設計指令向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工具提出問題,為討論和進一步探索提供資訊;
- Preview(預覽草稿):學生預覽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工具的輸出,檢查其準確性並刪除內容不一致的地方。學生在檢查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工具的輸出時需要獨立思考,並主動搜尋其他文獻支持其觀點及論據;
- Produce (產出文章):通過綜合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工具的輸出和各種資訊來源,表達學生的個人觀點和見解,產出文章;
- Peer Review(同儕評議):同儕評議可以改進文章,合理運用參考文獻,使文章更精確、內容更豐富;
- Portfolio Tracking(跟進學習歷程文件):它與自主學習的自我反思階段相互匹配,涉及學生對寫作和學習過程的反思,以及制訂未來寫作和學習任務的策略。
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現,將無可避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改變。教師應更積極擔當促進者的角色,引領學生正確理解人工智能應用的優勢與限制,以負責任的態度善用新科技。」
李教授又指出:「AI 科技的興起,將為教育界帶來機遇。無論在教育科技的應用、軟件開發、數據分析等不同領域,都需要專業人才配合未來發展。」
資料顯示,教大目前已開辦「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榮譽理學士」以及「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理學碩士」課程。
【精選消息】
【精選消息】
Source:香港教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