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觀點】人工智能不是工作終結者 博鰲亞洲論壇青年論壇2024香港會議探討AI未來

| ezone.hk 編輯部 | 23-11-2024 09:54 |
【IT觀點】人工智能不是工作終結者 博鰲亞洲論壇青年論壇2024香港會議探討AI未來

筆者有幸參與籌辦 「博鰲亞洲論壇青年論壇2024香港會議」,其中一節圓桌會議是以「人工智慧:年輕創新者引領潮流」為主題,筆者特別希望把當中精華與各位讀者分享。圓桌會議主持為香港理工大學教授楊紅霞博士主持,講者包括是Gaia-X行政總裁Ulrich Ahle、優必選科技首席品牌官譚旻、數睿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策略顧問兼巴塞羅那前副市長Antoni Vives,騰訊研究院副院長楊樂博士、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川博士及百度國際科技(深圳)港澳地區總經理史巍,真是份量十足。

AI是工具而非終結者  擁抱AI 才是出路

當中給我最印象深刻的一點是AI 只是人類的一套工具,雖然這套工具功能很多、能力很大,我們人類是不應該擔心被工具所取代,AI 不是工作終結者,所以不要害怕AI。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害怕,反正害怕也沒有用。

我們下一代就是GEN-AI 原著民,他們出生沒多久,世界已經被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包圍,我們只能擁抱AI ,避免AI 是行不通的。

新工種應運而生  AI 賦能傳統行業

事實上,新的工種會因應AI 而產生,例如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8月公布的最新一批19個新職業和28個新工種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等職業已納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之中。與此同時,一些枯燥、乏味及重複的工作,甚至是有毒有害的工作,可以藉著具人工智能的機器人,把人類從惡劣環境中拯救出來。

另一方面,要學好AI ,除了數據及技術外,我們還需要應用場景及行業知識,所以講者寄語年輕人千萬不要只學AI,一定要找到應用場景,因為當我們對AI的理解越深,你就會發現對傳統行業理解越淺,只有知道傳統行業的運作模式,它的工作機理、原理,我們才會知道AI技術如何幫助傳統行業。AI從業員,不單要有AI技能,也要掌握傳統行業具備的技能,應用AI 幫助傳統行業增加價值。從研發到生産,從運營到服務,各行各業在各個環節都將會被重塑,這也說得很對,有應用場景才能在AI賦能下為行業、為企業產生更大價值,提高效率。

AI應用場景廣泛  由教育到銀髮經濟

不單是行業的應用、AI 在教育的應用、在銀髮經濟的應用也是值得關注。在少子化以及老齡化的社會,對人的陪伴,尤其幫助長者居家生活中的便利,都是近日熱門的課題。例如,人型機器人能夠做到伸出雙手幫助長者從臥床的狀態坐起來,甚至把長者轉移到輪椅上。

此外,AI 機械人不單可以協助長者生活,而且和人類打交道未來人類可能會把AI視作為自己最好的朋友,不同世代的機械人能提供高質量的陪伴,例如模擬親人的說話、感情、動作,由一個人的出生陪伴到他們終老。今天的想像,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可以想像變成現實。

算力發展  邁向太空

說起AI,就會想到算力,現時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算力去支撐AI 發展呢? 原來算力已經發展到上太空,太空有多樣的資源。

國際首顆AI大模型科學實驗衛星已經發射,而且擁有智能計算能力,讓衛星由原來的功能機變成智能機,數以千計顆衛星通過智能化變成AI智能體,組成的覆蓋全球的天機算力網,做到智能網聯,並服務我們的智慧城市、數據治理,形成天地一體化算力的基礎設施。

AI 是星辰大海  青年人應發揮想像力

講者總結時說到AI就是星辰大海,我們正在向著想像力經濟進發,市場可以在外太空的,是人類從來沒去過、達到過的高度。故此,講者們寄語青年人要發揮想像,創造未來。所以人工智能並不是工作終結者,把人類想像成真的輔助者。

(作者為 黃麗芳 立方匯集團 大灣區戰略合夥人。題為編輯擬定。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黃麗芳現任立方匯集團大灣區戰略合夥人,負責集團在香港的業務發展,協助香港企業在深圳開業,並提供相關政策諮詢、品牌推廣、企業落地等服務,亦協助內地客戶來香港發展。她曾任前海管理局的香港公司總經理。現擔任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香港菁英會副主席、大灣區5G 產業聯盟副主席兼董事等職務。

Source:ezone.hk

 

相關文章

Page 1 of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