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鉛水事件,已教香港人人心惶惶,而雖然現時鉛水問題似乎淡化,不過「膠水」問題,相信足以成為全城關注之列。說的是英國《衛報》近日報道所提,美國非牟利新聞機構 Orb Media 邀請明尼蘇達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化驗全球超過 12 個國家所收集得來的159 份食水樣本,結果發現平均有 83% 的樣本含有微塑膠(Microplastic),即使是瓶裝水也不能倖免。那麼微塑膠究竟是甚麼呢?以下就由淺入深,為大家拆解 5 個微塑膠必知元素。
【精選消息】
【精選消息】
1)微塑膠有多大?
一般而言,微塑膠直徑(或稱長度)只有 5mm 以內。小如沙粒,肉眼也可能難於看見,因此一般的污水處理設施,也處理不來,最終會循水循環,流入大海。
2)微塑膠源自哪裡?
微塑膠的來源有很多,但最常見的來源,就是大家衣服上常見的物料:聚酯纖維(Polyester)。當大家把衣服放進洗衣機清洗時,過程中合成纖維會脫落,並釋出細小纖維,這就是微塑膠的原型,每洗一件衣服,就會數以萬計的微塑膠纖維,隨著污水進入下水道,甚至堆積在沙灘,及流進大海,影響海洋生態。另一個常見的微塑膠商品來源,就是大家常用的個人護理產品及化妝品,如附有微粒的潔面及磨砂產品,以及能產品黏稠度及帶有光亮效果的化妝品,都是可以找到微塑膠的。
3)微塑膠的出現有哪些影響?
由於微塑膠不能經污水處理設施過濾,因此最終只會流入大海,成為魚類及各類海產的「另類食糧」,而當這些海產被人類捕獲,也會成為人類的主食之一,即是人類有機會把微塑膠吃下肚內,雖則未必傷及腸胃,但並非完全沒風險可言。其實全球各地不少海洋生物都有驗出體內含有微塑膠的問題,在香港,去年綠色和平所發表的研究,亦發現香港市民常吃的烏頭及蠔等 170 種海洋生物的體內,都有微塑膠在內。
4)各國有否設立針對微塑膠的措施?
在美國,於 2015 年已立法禁止生產和銷售含微塑膠成分的沖洗性個人護理產品,英國、台灣及韓國等地的政府亦相繼表示會盡快立法。不過在香港,就暫時未有相應措施,減少微塑膠的出現,不過大家如想知有哪些產品含有微塑膠的話,綠色和平就設立了「香港市面微塑膠產品名單」專屬網頁,列出市面上可以購買的微塑膠產品,讓消費者避免購買含有微塑膠、成份標籤不明的產品,由今日開始從源頭減廢。
Source: The Guardian, 綠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