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不少家庭會用保鮮紙來包起食物,留待日後食用,然而以塑膠製成的保鮮紙不只不環保,如被動物誤食的話也可能會危害其生命,故此近年不少科企致力研究有那些可再生產品是可以代替保鮮紙,為維護地球生態出一分力。近日由中大理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化學系教授魏濤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嶄新可食用食品包裝膜,在新一代可降解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結果已於《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雜誌發表。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由中大理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化學系教授魏濤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細菌纖維素(bacterial cellulose,下稱 BC)是可以作為可食用食品包裝膜的材料,當中以木麴菌與酵母菌的共生菌體製造而成,該共生菌體是原用於製作康普茶(Kombucha),通稱「紅茶菌」。團隊透過對木麴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分泌纖維素,形成生物膜,再經微生物發酵後成為 BC。
其拉伸效果與膠袋類似,且可以食用,亦還具備力學穩定、透明、柔韌、高阻隔、高熱穩定性等多個優點,同時當中可於一至兩個月內,於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亦適用於包裝含有高油分的調味料。另外,這種新 BC 薄膜也不含有毒溶劑和添加化合物,在乾、濕狀態下使用的表現都相當穩定,且生產過程簡單,有望取代商業塑膠來作食品包裝用途。
魏濤教授表示,這種新 BC 薄膜是可食用之外,就算進入水生態都不會對海龜等海洋生物構成威脅。日後將繼續改進這種材料的多功能性,尤其是其熱塑性,以製作新型薄膜或塗層,令業界能更廣泛應用,也為即將實施的即棄膠餐具管制措施做好準備。
【熱門報道】
【熱門報道】
【熱門報道】
Source: 香港中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