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球地震活動顯著加劇,從緬甸的7.9級強震,到日本及台灣相繼發生的地震,引起了地震學家的關注。有專家分析指,近十天內全球發生的6級以上強震次數較平均值高出三倍,並特別對台灣地區一段時間內異常的平靜狀態表示擔憂,認為可能潛藏更大地震的風險。
台灣地震活動異常 專家析罕見平靜期
台灣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根據統計,在最近約十天期間,全球範圍內已發生了10次黎克特制6級或以上的地震,這個頻率遠超過了過去平均約每十天發生3次的數值,顯示全球地殼活動進入了一個相對活躍的時期。
更令專家關注的是台灣地區的情況。郭鎧紋分析表示,從今年3月28日至4月1日中午的五天內,台灣完全沒有錄得任何地震紀錄。他形容這種情況「相當罕見」,並指出這可能代表兩種可能性:一是地底能量已透過其他方式釋放,所以沒有地震;二是能量正在持續積累,若情況屬後者,則意味著未來發生強震的風險可能正在增加。
全球地震活動的增加,加上台灣地區出現的異常平靜期,引起了對潛在地震風險的討論。專家提醒,雖然地震無法準確預測,但了解相關風險並做好準備至關重要。
潛在風險引關注 外遊宜備保命法寶
面對可能增加的地震風險,專家亦呼籲市民提高警覺。特別是若計劃前往地震高風險地區,應考慮隨身攜帶一些緊急應變物品以備不時之需,例如哨子、小型電筒或急救包等,以便在意外發生時能夠自保或求救。市民應時刻保持警惕,留意相關部門發布的最新地震資訊及防災指引,做好應對潛在災害的準備。 資料來源和相關內容
台灣過去5日連續沒有地震紀錄 專家:情況罕見大地震或隨時爆發
據台媒報道,台灣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分析指,近10天內全球各地已發生10起規模6級以上地震,頻率遠超平均值3倍。更令人擔憂的是,台灣自今年3月28日至4月1日中午12時期間,連續5日完全沒有地震紀錄,直言情況異常「相當罕見」。郭鎧紋指出或有2種可能性,一是代表沒有能量釋放,二是能量正在累積,增加未來發生強震的風險。
【延伸閱讀】:
專家建議民眾隨身攜帶哨子求救保命
有鑑於此,他建議民眾無論在出國抑或在台灣期間,應隨身攜帶輕便的「哨子」,以防不幸受困時發出訊號求救,爭取救援時間保命。
香港至今雖然未有發生過嚴重地震,但不時出國外遊的港人除了需要密切留意各地新聞,更加要加強對突然發生地震時的應變認知,香港紅十字會曾提議遇上地震的應變措施,隨時保住性命!
▼5大地震應變措施▼
1.室內避難:躲於堅固桌下,遠離玻璃、懸掛物及高櫃。
2.戶外安全:迅速移至空曠處,避開建築、電線及斜坡。
3.切勿跳樓:貿然逃生反而易導致嚴重傷害。
4.受困求救:若遭掩埋,避免浪費體力呼喊,改以敲擊或吹哨示警。
5.沿海警戒:若處臨海區域,應立即往高處撤離,防範海嘯威脅。
資料及圖片來源:綜合台媒報道、台灣中央氣象署、日本氣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