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拍攝菲林復古潮流興起,市民也開始對修復年代久遠的菲林和錄影帶興趣大增。數碼化服務供應商Capture.HK 研發出多種AI還原技術,協助客戶修復舊媒體。
運用AI科技數碼化修復舊媒體
Capture.HK首席產品總監及共同創始人羅健均(Jason Law)表示,公司運用AI、機器學習和大型語言模型(LLM)開發Studio掃描儀、專利軟硬件,實現具高品質和成本效益的數碼化服務。目前,公司每月處理100萬張相片。
Jason特別介紹,該公司的8重光影消除技術,通過8個不同光線角度拍攝一張相8次,來合成出一張取最佳品質的相片。如此一來,便不用拆開舊相簿,也能獲得無反光和高效的掃描成品。另外,該公司開發了AI色彩還原技術,運用AI將發黃老化的相片,還原本身的真實色彩。此外,AI相片自動裁剪及旋轉技術,能精準偵測相片邊界和方向,以更快數碼化散裝相片或整頁相簿。同時,該公司亦與Google Photos合作,按客戶的臉容識別整理Google相簿。客人可以根據數碼化相片中的人物,輕鬆整理和搜索相片。
在錄影帶修復方面,Jason指出,老化的錄影帶通常需要深層清潔和修復,當中涉及專業技術和設備。該公司能夠協助客人處理錄影機食帶及發霉問題,不少客人都能順利修復。對於未來發展,該公司將開發更多AI掃描、分類功能,同時亦致力推動自動化,提升營運效率,減少數碼化耗時和重複性工序所需的人力。
舊媒體修復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繼2024年數碼化修復超過 100 萬張舊相片,該公司在2025年首季數碼化的各類舊媒體訂單按年分別在相片及相簿類別增長409%,錄影帶方面亦錄得199%增長。Capture.HK透露,該公司2025年首季收入按年增長600%,可見香港舊媒體數碼化市場有充足發展潜力。根據,Capture.HK委託香港城市大學進行的市場顧問計劃預計,至2033年香港舊媒體數碼化服務市場規模將達2.5億美元。
Capture.HK行政總裁及共同創始人張敏豪(Michael Chang)表示,公司借由多間機構項目,以及知名演員郭峰合作獲得豐富知識,未來計劃與更多學術、藝術和電影等行業合作,共同保存屬於香港的集體回憶。
【熱門報道】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