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追求整齊亮白的牙齒是許多人的願望,而箍牙便是市民普遍會選擇的方案。然而,近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分享,從淘寶購買工具自行箍牙的「經驗」,引發熱議。儘管事主希望慳錢,但牙醫嚴正警告,自行操作不僅未能真正慳錢,更可能導致嚴重後遺症。
註冊牙醫梁柱恆在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表示,自行箍牙存在多重隱患。梁醫生首先質疑網購工具的可靠性。他表示,正規醫療器材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都必須符合嚴格規格和安全標準,網購產品的材質則難以保證。「單純上網買,首先我對材質會有質疑,佢可能有很多唔同類型嘅金屬在內,可能存在對身體有害嘅物質,所以呢方面要留意。」不明來歷的金屬或化學物質,長期接觸口腔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甚至對身體造成危害。
其次,牙齒矯正並非簡單的物理施壓療程。梁柱恆強調,牙齒矯正涉及精密操作,牙醫在為病人制定治療計劃前,需進行全面專業評估,包括分析患者的面部輪廓、骨骼位置、牙周健康狀況,甚至檢查是否有蛀牙或隱藏牙齒等因素。非專業人士自行操作,完全缺乏相關評估,風險極高。他又提到,自行箍牙最嚴重的後果可能導致牙肉收縮及牙根收縮。梁醫生解釋,「如果將牙齒移至沒有骨骼支撐的範圍,就會出現牙肉收縮;如果用太大力,令到血液沒法流至牙根,牙齒可能出現壞死情況。」他強調,這些後遺症均屬不可逆轉,一旦發生,將對口腔健康造成長期且難以彌補的影響。
不少受訪街坊表示不解,直言「一定唔會,根本唔知點整,點解會自己買嚟整,梗係去牙醫度整。」、「冇可能,自己點會識箍?有問題肯定係光顧牙齒,唔可能自己識箍。唔敢想像有人自己箍,冇可能搞得掂。」更有學生擔心其安全性,認為若操作不當,導致牙齒神經受損,後果將更為嚴重。
梁柱恆牙醫在觀看網民上傳的自行箍牙照片後,坦言「好專業」,因為一般人難以精準地將矯正工具牢固黏合在牙面上。然而,他強調自行箍牙極具危險性。即使工具成功黏合,牙齒移動的方向和空間也未經專業評估。牙齒若向前移動超出骨骼範圍,不僅會導致牙肉收縮,甚至可能加劇哨牙問題,適得其反。自行箍牙看似能節省成本,實則隱藏巨大健康風險。梁柱恆呼籲市民,為口腔健康和自身安全,務必選擇正規牙醫診所進行矯正治療,確保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即刻【按此】,用 App 睇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熱門報道】
Source:一線搜查
近期,泡泡瑪特人氣盲盒系列Labubu突擊式大量補貨,此舉震散了二手市場,曾將價格炒高十數倍的「黃牛黨」面臨巨大虧蝕。這場突如其來的「補貨潮」不僅令投機者損手爛腳,亦讓廣大玩家得以以原價入手心頭好。
Source: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