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屋邨」4 個字,可說是近年在 Facebook、IG、討論區的呃 like 必備,只要在網上貼出公共屋邨照片,隨即有網民讚好,甚至到相關公共屋邨打卡,使其「升呢」成為打卡勝地,如彩虹邨、南山邨等都躋身屋邨打卡熱點之一。所謂的「屋邨打卡相」,大家應該屢見不鮮,不過現在介紹的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 Facebook 創辦人梁瑋鑫(William),雖然他都是主力拍攝公屋相片,但作品之中就呈現了特別的公屋視角,拍遍全港所有公共屋邨的他,更連全港最隱世的公共屋邨,都成功野生捕獲。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沙田公屋啟發攝影路
在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 Facebook 一看,你會見到梁瑋鑫 William 到全港各個公共屋邨一遊,用相片紀錄不同屋邨的面貌。問到 William 是因為攝影,還是因為公共屋邨,才展開屋邨攝影路,他就這樣回答。「本身不是因為喜歡攝影,所以去找一些題材拍攝。其實本身是因為喜歡公共屋邨,小時候我就住在沙田居屋,附近都是當時 80 年代的新公共屋邨,如沙角邨、乙明邨、博康邨等,慢慢對公共屋邨的建築線條感到着迷。因為公共屋邨給我的感覺是很整齊,很有秩序、規劃,另外就是即使公屋建築線條很簡單也好,但你會感受得到當中設計很自然、明快,使我小時候乘車的時候會留意附近一些建築物,也會問爸爸『這個是否公共屋邨呢?』,慢慢開始對社區產生興趣。」大家現在看到 William 的屋邨攝影相,會覺得他的相片見解獨到,帶來了特別的公屋視角,但原來,William 並沒有太多居住公屋的經歷,只是在小時候的周末,在外婆公屋的家度宿一宵,感受作為公屋人的感覺。
回憶首張公屋攝影作品
其後,William 說起自己首張公屋攝影相片。那時的他由於連手上的「傻瓜機」都不懂使用,因此縱有自己的想法,可是無法完全在照片中呈現。William 憶述:「我在中二時,大概 1994 年左右開始拍攝公屋,最初主要是只拍攝屋邨的,因為在 90 年代很多公共屋邨需要重建,那麼我就盡量拍攝一些即將清拆的舊屋邨,以影像紀錄舊屋邨昔日面貌。第 1 張拍攝的屋邨照片是黃大仙上邨,在 90 年代,黃大仙上邨準備重建,所以我就自行拿着『傻瓜機』到這裡拍照留念。」
從相片引證 Trial and error 之道
William 續提這部「傻瓜機」的故事:「因為那部『傻瓜機』是可以變焦的,但只有 35mm 及 80mm 的焦距。我試過走得太近拍照的話,好像不能拍到整幢樓宇。之後我就想,會否行到對面馬路拍攝,就可以拍到整個屋邨呢?那麼我真的拍到黃大仙上邨的照片,只是最後沖灑出來發現相片是對焦失敗,矇矓了的。」開始公屋拍攝之路後,William 明白攝影過程中會不斷經歷很多錯誤、失敗,使其知道日後要拍攝照片時,是需要多點準備,不是純粹按個掣這個簡單,而是要了解這個角度應怎樣拍攝,好好想清楚才按下快門。為了讓公屋相片更多變,他更會將風景、生態攝影融入其中。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舊屋邨情意結更多
大家在網上看到的「屋邨打卡相」,很多都是以舊屋邨作主角,William 分享他的公屋攝影路時,也直言自己到舊屋邨拍攝的比率較多。他提到:「本身舊屋邨已有相當的歷史,我們不知不覺間會投入了情懷,即使是我自己,都是去舊屋邨拍照次數較多。其實不論新、舊屋邨,我都會去拍攝。我去拍攝公共屋邨主要是紀錄時間,這個時間經歷了 10 年、20 年後,你會見到當中有所轉變,因此我拍照的目的,是為了將來再看這張相片時,會看到一些那時存在的特點,但在將來已經消失。因此新舊屋邨都會有這種轉變,只是我們會對舊屋邨多了一份情意結而已。」
大愛葵盛西邨的構造
William 這些年來拍攝這麼多屋邨,對舊屋邨產生更多情意結,因此問起他其中喜歡的屋邨設計時,他的答案,也自然跟舊屋邨有關。William 答道:「我喜歡位於葵涌的葵盛西邨。葵盛西邨是在 70 年代建成的公共屋邨,我覺得特別的地方是因為當中是沿着山坡興建,10 幢大廈錯落於不同的山勢,而在山上興建公共屋邨的特色是箇中的層次感會更豐富,以及當中的用上大型升降機塔,將大廈連接起來,將居民由地面帶到山上,令我覺得當中的設計吸引。」
新式倒模公屋也有特色
William 也有提,近年公屋用上類似「砌 LEGO」的形式建屋,變相令每個公共屋邨的形態相近,猶如複製品。唯一要讓這些倒模公屋有特色可言,得須加入地區元素,使其別具風格。他覺得:「今天的啟德邨將從前啟德機場的歷史元素,融入成為屋邨設計主題,遊樂場用上了像機場一樣的設計。又例如最近重建而成的蘇屋邨,將以前舊蘇屋邨一幢叫楓林樓的大廈,保留了兩層,作為類似蘇屋邨博物館,在那裡放回一些蘇屋邨舊物。」在現今的倒模建築中,加上歷史、地區元素,是一個減卻讓人有「新屋邨感覺冰冷」的想法,William 是這樣認為的。不知大家的想法,是否同出一徹呢?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成功捕獲「最隱世公屋」
對於「公共屋邨」,William 的看法是這樣的:「我覺得公共屋邨就是代表香港,很本地的一種文化,完全沒有修飾,是很自然的。」可能 William 剛才提過的公共屋邨,如葵盛西邨、啟晴邨等,帶給他特別的本土文化,沒錯這些公屋都有其特別之處,不過相信在大部分人眼中,全港最特別的公共屋邨,且怕是他在今年年初成功野生捕獲,可稱上是「最隱世」公共屋邨。William 正為這條神秘公共屋邨,揭露廬山真面目。「這是在沙頭角的沙頭角邨。很開心,今年年初終於取得禁區紙,拍攝如此神秘的公共屋邨。其實之前在 Google 地圖上有約莫看過沙頭角邨是怎樣,不過去到沙頭角邨現場,更覺當中不像大家見到的一般屋邨,是一些 4 層高的,好像鄉村丁屋的。另外我覺得這裡是很神秘,是因為在那裡拍攝都有些規限的,例如會被提點不要走到中央街了,在屋邨範圍拍照好了,不離開屋邨範圍這樣子。」
需要抬頭才見的公屋視角
William 眼中的公共屋邨,是蘊藏了一些只此一家的生活法則,例如在同一個球場內,可以是一邊用來打球,一邊騎單車、曬果皮,風格迥異得來,但又可以並行不悖。更特別的是,這些人家不太在意的細節,有可能成為他的屋邨攝影相片主角。正因如此,公屋晾衫的情境,需要抬頭才見的公屋視角,如今也有機會擔正做主角,說的是 William 正在於誠品生活尖沙咀店舉行的香港國際攝影節:《空中的日常》衛星展覽。William 解釋:「香港國際攝影節邀請了本地約 20 位攝影展舉行這次展覽,我的《空中的日常》衛星展覽就是其中之一,很開心能夠參與其中。我這次也是用回最熟悉的公共屋邨作為展覽主題,不過用了『晾衫』作為主角。在我眼中,可以有很多角度呈現晾衫這回事,但我就特別選了向上拍攝的角度,令晾曬的衣物被鋪好像跟天空結合,隨風飄揚的感覺。同時觀眾也需要抬頭向上望,才見到作品懸掛在展覽場地的天花板,令他們在觀賞作品時,引發更多的思考。」
香港國際攝影節:《空中的日常》衛星展覽
日期:即日至 11 月 30 日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10 時
地點:誠品生活尖沙咀店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3 號星光行 3 樓)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Source: 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