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個國家除了都有意再次登月,未來亦劍指火星。不過由於路途遙遠,太空人面對的不只是時間長的問題,還有太空輻射、無重力等影響人類健康的問題。早前,歐洲太空總署 (ESA)便表示計劃在 20 年內研發冬眠艙科技,讓太空人一覺醒來,便已到達火星。
- ESA 計劃在 20 年內研發冬眠艙
- 冬眠艙可解決太空人心理和生理所面對的問題
- ESA 提出冬眠艙的初步草圖
【科技】
地球與火星之間最短的距離約 5,700 萬公里,大概每 26 個月出現一次。以目前太空飛行器平均時速 5.8 萬公里計算,理論上可 40 天到達火星,但這未計算橢圓繞日軌道、地球引力、到達火星前減速等因素,實際到達火星的時間,估計最少要 8 至 9 個月。
長時間在太空對太空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會造成很多問題,例如愈接近火星,通訊延遲情況亦會愈嚴重,太空人說一句話,平均必須等 40 分鐘才能收到回應。生理方面,長期處在外太空缺少重力的環境下,會導致人體肌肉萎縮和影響視力、腎結石及尿道感染等問題。
不過假如有冬眠艙,各方面的問題都會大幅減低,同時可減少食物、水分跟氧氣的消耗,讓太空船體積縮小 1/3。ESA 預計,太空人須像冬眠動物一樣要有準備期,先增加體脂肪儲存能量,再服用藥物進入冬眠狀態。冬眠 180 天後,會在抵達火星前 21 天醒來,讓身體適應。ESA 已經提出了冬眠艙的初步草圖,分為 6 人和 4 人兩種艙型。另外還會用上 AI 人工智能助理,在太空人冬眼時,幫忙監測太空船。
【科技】
【科技】
Source: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