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千億興建的港珠澳大橋,已定在 10 月 24 日(下星期三)上午 9 時三地同步通車!這條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橋,現為世上最長的沉管隧道,以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除此之外,大家對於港珠澳大橋,又有多少認識呢?現在就跟大家拆解港珠澳大橋的構造。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1)港珠澳大橋是怎樣分配興建部分?
港珠澳大橋主橋工程,是由粵、港、澳 3 地共同合資興建,至於 3 地所用的口岸及連接路段,就是各地出資建造的。
2)港珠澳大橋項目包括了甚麼?
港珠澳大橋項目包括位於內地水域的主橋,香港、珠海、澳門 3 地各地的口岸及連接道路。其中香港連接路長 12 公里、主橋長 30 公里、珠海連接線長 13 公里。
3)港珠澳大橋項目設計壽命有多年?
據政府新聞網影片可見,以 6 年時間籌備,9 年時間興建的港珠澳大橋,設計壽命達 120 年。
4)港珠澳大橋項目行車線設計是怎樣?
當中採用雙程 3 線,合共 6 線的來回分隔車道,設計最高行車時速為 100 公里,並將以「右上左落」為行車方向,有別香港行車慣用「左上右落」的習慣。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5)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人工島、海上橋樑各有特色?
港珠澳大橋除了一系列行車道路是充滿特色外,其實連接其中的海底隧道、人工島、海上橋樑都各有個性的。
海底隧道(7 公里)
人工島(連接大橋及隧道部分)
海上橋樑
6)香港連接路以環保方式興建?
包括 9.4 公里海上加陸上高架道路、1 公里隧道及 1.6 公里地面通道組成的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特別在高架橋橋跨方面,設計為 180 米闊,用意是遠離北大嶼山生態敏感地區,並與機場南跑道和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保持距離,從而減低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盡可能不影響機埸、飛行服務隊、附近碼頭的運作。
7)香港口岸選址有兩大優勢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之所以會設於機場東北對開水域的人工島,其實是因為當中存在以下兩大原因:
8)旅檢大樓 3 大特點
由英國建築師 Richard Rogers 設計的港珠澳大橋的香港旅檢大樓,可謂集外形、功能性於一身,並且存在 3 大特點呢!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Source: 港珠澳大橋, 政府新聞網 Facebook, ezo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