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少人多,不少新人都會選擇到海外影婚紗相或舉辦婚禮。然而,購買海外婚攝服務有風險,事後亦較難追討。近年有關海外婚攝投訴可不少,消委會表示,不少投訴者遇上外地攝影公司結業、拍攝行程調動、相片質素不理想,甚至未能於選定日期辦理註冊的情況,有個案甚至要轉介到當地的相關機構跟進,最終只能透過法律追討十分麻煩。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消委會舉例,有投訴人以約 HK$17,000 向韓國公司購買婚紗攝影套餐。當中包括:影相租衫、化妝修圖兼拍片。然而,完成拍攝後該公司的修圖過程極慢,後來更直接失聯。原來,該公司已突然結業。消委會將個案轉交韓國的「韓國消費者院」跟進,但涉事公司卻因爲已清盤而拒絕溝通,調停並不成功。最終,投訴者被建議透過法律途徑追討。
消委會亦舉出另一例子,有投訴人在婚禮 1 年前就在婚紗展購買了價值 HK$50,000 的「沖繩結婚註冊套餐」,但支付訂金、上期後,過了半年公司才告知他們的心儀日期是當地假期,根本無法進行註冊。公司建議他們預早自行辦理註冊手續,但由於不會有職員陪同,他們需自行攜帶婚紗等物件。投訴人其後向消委會求助,經調停後該公司才願意退回金額並取消合約。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出,購買海外婚攝猶如「隔山買牛」。如果服務合約同時涉及本地、海外公司就需要特別留意。消委會提出了 4 點讓新人們注意的事項:
- 當合約涉及海内外公司,新人不能單靠本地公司幫手留意合約是否含有「魔鬼細節」,而是需要自己多加留意。
- 涉及海外的交易未必受香港法例保障,出事時或需按當地法律程序處理,要有心理準備追討過程會很複雜。
- 就算是攝影後的服務,如相冊及油畫等物品的製作及郵遞,都應在合約中列明交送時間,以保障自己作日後爭拗憑據。
- 如跟海外公司有言語不通等問題,爲了避免誤會應主動要求提供翻譯,或自行準備翻譯服務。
【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Source:《選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