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AI)領域的後起之秀 DeepSeek 頻頻出現服務中斷,DeepSeek 官方回應稱,服務故障與大規模網絡攻擊和系統維護有關。據悉,DeepSeek 在過去一個月內持續遭受大量來自海外的攻擊,包括 DDoS 攻擊和密碼爆破攻擊,對其 AI 服務和數據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DeepSeek 是一款基於大型語言模型(LLM)的 AI 聊天機器人, 以其強大的功能和低廉的成本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崛起,被視為挑戰美國 AI 巨頭 OpenAI 的有力競爭者。然而,DeepSeek 的快速發展也引發了一些擔憂,包括數據安全、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此次服務故障更是凸顯了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 AI 領域。
1月26日下午,DeepSeek 服務首次出現短暫中斷, 當時推測可能是新模型上線導致流量激增所致。 1 月 27 日中午,DeepSeek 官網再次顯示“DeepSeek 網頁/API 不可 用”,服務直至當天晚些時候才恢復。此外,有用戶反映 DeepSeek 的註冊功能也出現問題。
1 月 29 日晚,DeepSeek 再次出現故障, 用戶反映發送訊息時收到 "DeepSeek 網路搜尋服務繁忙" 的提示。 DeepSeek 服務在短短數日內多次中斷,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引發外界對其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擔憂。
對於服務中斷和註冊問題,DeepSeek 官方回應稱, 近期在線服務受到大規模惡意攻擊,註冊可能繁忙,已註冊用戶可以正常登錄。 DeepSeek 呼籲用戶理解和支持,並表示正在積極解決問題。
網絡安全公司奇安信的監測數據顯示,DeepSeek 在過去一個月內持續遭受大量來自海外的網絡攻擊。 自 1 月 27 日起,攻擊手段更是有所升級,除了 DDoS 攻擊外,還出現了大量的密碼爆破攻擊,試圖盜取用戶數據和系統權限。這些攻擊對 DeepSeek 的 AI 服務和數據安全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DeepSeek 服務故障事件再次敲響了 AI 安全的警鐘。 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普及,AI 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除了網絡攻擊之外,AI 還面臨著數據隱私泄露、算法歧視、倫理風險等多重挑戰。
保障 AI 安全需要政府、企業和用戶共同努力。 政府應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 AI 安全標準體系。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提升 AI 安全技術水平,加強數據安全保護,落實安全責任。用戶也應提高安全意識,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環境。
Source: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