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機械人科技 探究共融未來

| 陳裕邦 | 18-07-2019 11:14 |
研機械人科技 探究共融未來

早在 1959 年,首個工業用機械人已誕生,至目前配合人工智能(AI)發展,機械人應用的項目與需求正不斷提升,但實際應用與研發之間依然存在差距。

【精選文章】由工業 4.0 到企業 4.0 推動香港再工業化

依本地相關科技發展推動,近年持續推動「工業 4.0」與「企業 4.0」進程的香港生產力促進局(HKPC),早前與北京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簽定人工智能、機械人與大數據研究上的合作協議,以及後續相關應用技術研發。在同一場合,中國科學院院士兼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漢指出,幾乎可以肯定人類與機械人的互動不斷提升,並相信兩者關係屬共融,而非排斥或取代對方。

認知科技升溫

丁漢透露未來機械人「存感認知」產業的市場空間很大,總結來說「3C」—即共存(Co-existing)、合作(Co-operative)與認知(Cognitive)元素,更成為未來機械人在工業、生活管理,甚至是醫療應用的重點。目前他正領導一個由中國政府給予高達 2 億元人民幣經費的「共融機械人」研究項目,計劃自 2017 年起始,預期項目長達 8 年,目前已有部分試驗分項面世。

【精選文章】數碼轉型 中小企需加強投入

研機械人科技 探究共融未來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漢透露,未來機械人「存感認知」產業的市場空間很大,更會成為未來機械人在工業、生活管理,甚至是醫療應用的重點。

無獨有偶,位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 AI 實驗室,同樣於 1959 年成立,當時研究以圖像與言語分析作起點。該學院全球產業聯盟項目主任趙曉宏表示,麻省理工早前成立「Quest for Intelligence」機構,目標冀解決兩大基礎問題,包括如何在工程學上實現人工智能,同時找尋造福社會的應用方式與建立相關智慧。

【精選文章】人工智能 X 物聯網 推進工業革命

尋求造福社會

現時 MIT 在人工智能的研發生態上,已建立豐富內容與論證,論文與期刊出產數量亦是全球高等學院之最。趙曉宏指,目前麻省理工具備良好的業界與初創聯繫,應用研發涵蓋生物、化學、醫療與藥物科技。

【精選文章】企業4.0各行業受惠 影響你我生活

Source:ezone.hk

 

Page 1 of 8